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2.
某规模化羊场存栏山羊520只,以圈养为主,曾对羊群接种过山羊痘和口蹄疫疫苗。2015年10月底羊群发病,该场兽医对病羊进行给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进一步蔓延。该羊场送检病死羊2只,经实验室对送检病料进行检测,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具体诊断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重要的传染病原之一,该病的发生给养殖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河南省新乡市某生猪养殖场的断奶仔猪先后发生腹泻并有个别仔猪出现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生猪存栏150多头,自繁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机械用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蓄电池是用来在发动机启动时,向起动电动机、预热器供电;在发动机不工作或低速运转时,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无论是新的普通蓄电池、修复的蓄电池、正在使用的蓄电池以及存放的蓄电池,都必须对其进行充电,这是关系到电池容量及寿命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我们谈谈铅酸蓄电池的充电。1.初充电新蓄电池或修复后的蓄电池(更换极板)使用之前的首次充电为初充电。初充电的目的在于消除蓄电池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病又称布氏杆菌病和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胎膜发炎及睾丸炎,引起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牛羊是引起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引起波浪热,关节痛等症状,若呈慢性感染则浑身无力和不孕不育等,可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国内外人畜的布病疫情均呈现回升势头,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其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新乡市某小规模养猪场发生猪只死亡的报告,随即展开了调查与诊断。通过调查、诊断,初步诊断为慢性猪瘟又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  相似文献   
7.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寄生在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呈地方分布.本文主要针对其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正确认识该病发生流行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干燥的西北地区,为了更好地适应所生存的特殊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使得双驼峰在组织结构和生理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尤其肺胸膜及胸膜下组织发达,肺间质结缔组织丰富等特征明显.本文以生活在西北干燥地区的双峰驼为对象,对其肺组织中肺胸膜的厚度、肺泡管数量、气-血屏障等结构特征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那西肽(Nosiheptide)是1961年由法国洛普克公司首次发现的。它是从阿根廷土壤中分离的一种放线菌株培养产生的含硫多肽类抗生素。它不但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而且可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具有用量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对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耐药性是细菌在有药物存在的不良生存环境下产生的本能生理反应,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因而不管研制什么样的新一代药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外研究表明.某些天然植物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与合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还可以抑制或者消除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