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瘟病,又称生姜青枯病或软腐病,是由青枯病假单胞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病原细菌在土壤及生姜根茎内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2年以上。带菌根茎是本病田间发生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并可通过根茎作远距离传播。姜瘟病在全国各主要产姜区均有发生,对姜的产量损失极大,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根据植物微生态理论、姜瘟病危害特点以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研制出了姜瘟病特效生物农药——姜瘟  相似文献   
2.
种子经营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拓宽了种子经营渠道,放开了种子销售环节,灵活了种子购买方式,呈现出市场种子经营主体多元化、销售环节网点化、购买方式自由化、种子市场经营规范化的特点。但由于种子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守法意识参差不一,多层次、多元化种子市场监管环节难度增大,种子市场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拮抗性细菌防治棉花枯萎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的萎病害之一,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途径,我们自1988年开始从棉花和小麦根际分离到多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甩的荧光假单胞菌和产芽孢细菌,其中荧光菌P32,P34,P38和Y2以及产芽孢细菌Ba,BB,Bx和K7的室内表现最好,在KB平板上,8个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0,3.0,3.2、3.4,4.0,4.5,4.1和4.4com;因而用它们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盆栽和大田防病试验。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良种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作物良种推广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严格规范良种推广程序,加强良种推广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监管等。  相似文献   
5.
种子市场经营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种子市场经营管理现状 1.1种子市场品种现状 韩城市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新兴能源化工城市,共有作物播种面积2.87万hm^2,其中灌区面积占到65%左右,耕作上推行一年两熟制,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农作物,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57hm^2,玉米播种面积0.93hm^2,历年经营推广小偃6号、小偃22号、晋麦47、晋麦54、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近几年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霜期短、热量贫乏的冷凉地区,也带动了洋芋、棉花、花生等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多年来大豆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着我国大豆生产。大豆孢囊线虫是世界大豆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德州为大豆孢囊线虫2号生理小种病发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于1999~2003年利用对大豆孢囊线虫2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8.
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把好种子质量和品种准入两大关口,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科学宣传推介品种,并将良种良法一起推广,才能有效减少种子质量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发病为白色至黄色小斑,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春季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建立公平、有序的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民用种安全,分析了目前韩城市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