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家蚕品种C1(H)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卵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卵色为淡红色,成虫复眼为红色,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可能与红卵突变基因re互为等位基因,命名为淡红卵突变体(pale red egg,re~p-1)。红卵突变体(re)被认为是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基因的序列发生了改变,故对re~p-1突变体MFS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进行分析。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的MFS基因比较,re~p-1突变体的MFS基因在第6外显子中的一段长59 bp片段被长14 bp的片段所替换,但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而re突变体中MFS基因的结构变化对表达产物的功能有显著影响。此外,利用qRT-PCR检测MFS基因在C1(H)的卵色正常型品系、re~p-1突变体和re突变体3个家蚕品系5龄幼虫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相较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和re~p-1突变体,re突变体所有组织中MFS基因的表达量普遍偏低;相较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re~p-1突变体的后部丝腺和精巢中MFS基因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将有助于对re~p-1突变基因定位分析和卵色突变形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桂蚕8号4个杂交亲本“锦”(9MN)“绣”(芙H)“壮”(7MH)“丽”(87H)开展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通过比对并作初步分析,获得4个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InDel)、结构性变异(SV)和拷贝数变异(CNV),4个杂交亲本SNP总数均超过600万个位点,插入缺失(Indel)总数约140万;在结构性变异(SV)方面,插入(INS)、缺失(DEL)、倒位(INV)、染色体内易位(ITX)和染色体间易位(CTX)类型均有存在,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内含子、外显子、基因上游、基因下游,在可变剪切位点、UTR5、UTR3及位于一个基因的上游同时也是另一个基因的下游区间亦有分布;拷贝数偏低的区域均超200个,偏高的区域在79~100个之间,所有品种在基因上游、外显子、UTR5、基因间区均有拷贝数变异,其中以外显子区域最多,在可变剪切位点、基因下游、上游/下游、UTR3区域未见有拷贝数变异。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充分挖掘现有桑树品种的药用价值,对生产上现行推广的杂交桑品种进行同品种不同方式剪伐后,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对不同品种间和组织部位间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桑树枝与叶、芽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叶和芽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以桑芽含量最高,叶次之,枝含量最低;剪伐方式对桑树总黄酮含量影响不显著;桑树不同品种间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枝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和桂桑优12最高,桑叶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桂桑6号最高,桑芽总黄酮含量以桂桑6号、桂桑优12最高;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枝、叶含量也不同,其中绿枝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硬枝,上部叶含量高于中下部叶,中部叶高于下部叶,上部叶与下部叶差异性极显著,建议选择桑树总黄酮提取和食用组织部位时以桑芽最佳,其次是上、中部叶片。  相似文献   
6.
7.
真胃扭转在奶牛临床疾病中屡见不鲜,轻度的早期通过腹腔外穿刺真胃放气,向真胃内注入30ml消气灵,以及口腔灌服2500ml液体石蜡可使其治愈。严重的常通过手术矫正,固定真胃而治愈。笔者从事奶牛场畜牧兽医工作近20年,见过和治愈过真胃扭转的病例不下200头,前些时间本公司发现1头瓣胃移位(上移)伴发了真胃扭转,实属罕见,现将情况记录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入眠是昆虫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理现象,其入眠蜕皮过程主要包括促前胸腺激素(PTTH)介导的蜕皮激素合成、蜕皮激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和最终皮层溶离及色素沉积3个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此,本文论述了蜕皮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保幼激素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相关神经肽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对昆虫眠性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综述,可以为系统研究家蚕等昆虫入眠蜕皮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研究以及农林害虫防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饲料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直接关系着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饲料效率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家蚕饲料效率是指食饵量与产物量之比,此概念是借鉴和引用于禽畜类的饲料效率。通过阐述家蚕饲料转化效率的概念、评定指标、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显示与禽畜类饲料效率相比家蚕的饲料效率较低。诸多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纳米材料等外源物质有助于提高家蚕的饲料效率,尤其是在家蚕人工饲料的制作中表现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家蚕饲料效率的方式,提升家蚕经济效益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插穗是扦插苗生命营养的直接供给体,是影响扦插育苗质量的最客观因素.从插穗用枝的萌芽状态、用枝部位、规格及不同生长时期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桑树插穗用枝要选择在未萌芽期,选择枝条的中、下段部分为宜,插穗规格因不同品种存在差异,以插穗长10~20 cm,横切面直径1.0~1.5 cm时的育苗质量较好.生产上常规的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