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诺氟沙星喂服法 用手将病猪的前肢提起,另一手捏紧病猪两颊部,使猪口张开,另一人用大镊子将诺氟沙星胶囊快速送至咽腔,同时向下压其舌根,放松.病猪即可将胶囊咽下。1-5日龄每次投1枚,10日龄以上每次投2枚.多数病猪1次即愈。未愈者次日再服1次,个别重症者可服用3次。此法有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仔猪断奶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猪 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仔猪断奶期间 的死亡是影响断奶成活数重要因素之一.因 此如何加强断奶期间的饲养和管理,过好断 奶关,在养猪生产中至关重要. 断奶仔猪腹泻是这期间发病率最高、死 亡最多的疾病.一旦发病,仔猪表现拉稀,胃 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继而排出水样便,粘 于肛门处,被毛粗糙、无光泽,食欲不振,严重 者死亡,轻者逐渐消瘦,变成僵猪.腹泻对养 猪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3.
育雏是养鸭生产的第一步,可以说是整个生产的关键环节.由于雏鸭体小娇嫩、抗应激性差,所以需要特别的呵护.就此,笔者总结出养好雏鸭的"十关". (一)选雏关 健康正常的小鸭表现为体重适中,卵黄吸收好,绒毛干净无结痂,毛干后即能站立,反应灵敏,叫声宏亮,毛色光亮,举止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后的各15天之内的一段时间。由于奶牛这一个月的特殊生理状况。使这一时期成了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显著地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6.
黑龙江省西部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和比较11个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生育期、越冬率、抗旱性、抗病虫性、生长速度、茎叶比以及生产性能等7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龙牧801、龙牧803、公农1号、龙牧806和肇东苜蓿优于其他品种,可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年底,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养羊研究室组织科室人员,对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龙江县,黑河市孙吴县,牡丹江市勃利县,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及市下属乡镇等42家养殖户的养殖情况,进行肉羊育种技术需求与采纳意见调研。此次调研通过走访当地农牧业主管部门和养殖户,实地了解掌握当地肉羊饲养经营状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围绕养殖户的基本情况、养殖户对育种及育种技术的认识情况、育种技术需求和采纳意见等三  相似文献   
8.
1 发病原因 主要是受凉所致,天气骤变,突然降温,早晚温差大;兔舍湿度大,冷风侵袭;运输途中被雨水淋湿;兔舍内氨气和灰尘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也可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9.
鸡冠癣又称头癣或黄癣,是由头癣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头部无毛处,尤是在鸡冠上长有黄白色鳞片状的顽癣。本部多发于夏、秋季多雨潮湿的天气,一般多是通皮肤伤口传染或接触传染。在鸡群拥挤,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较差等情况下可加剧该病的传播。通常情况下,6月龄以内的雏鸡较少发病,重型品种鸡较易感染。1临床症状及诊断鸡冠病变部为白色或灰黄色的圆斑或小丘疹,皮肤表面有一层麦麸状的鳞屑。由冠部逐渐蔓延至颈部和躯体,羽毛逐渐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鳞屑增多,形成厚痂,病鸡痒痛不安,精神萎糜,逐渐瘦弱、贫血、黄疸,母鸡产蛋量下…  相似文献   
10.
在家禽疫病的防治工作中,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免疫接种、检疫和消毒等内容外.使用药物来进行防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使广大养殖者提高药物的利用效果,保证疾病的治愈率.减少、避免家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家禽用药的途径及注意事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