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本课题是省科委1987年下达并资助的一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历经4年,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先后按研究内容发表了有关专题报告5篇。本文就整个课题的实施情况及其所得的主要结果、结论作一综合性概述。  相似文献   
2.
3.
<正> 绪论随着集约化牧草生产的形成和发展,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巴人尽皆知,在驯化野生种和引种筛选达一定阶段后,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将为草原和牧草科研  相似文献   
4.
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产草量形成与水热季节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两草种产草量季节变化的高峰期一般出现于8月中旬。在此之前的增长动态,符合于 Logistic 生长模式。旺长的始期和终期分别为6月初和7月下旬。这是草种特性在川西北高原水热气象条件作用和制约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气温的季节变化为主要外因。此外,群体季节生长过程存在着生长中心随生长阶段转换而转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 一、猫尾草良种品种名称;薰风(猫尾草农林4号) 原系统名:北见11号选育过程简介:1972年北海道成立北见农业试验场,用北海道地方种“日高系”、“北见系”和美国育成的一个品种共三个材料种植4409个单株,作为育种的基本群体。此后以成熟期性状为中心,对各有关性状反复调查观察。同年秋天,从中选出37个优良单株,以其随机自由杂交的种子,育成37个母系系统,计1147个单株。1976年再根据成  相似文献   
6.
<正> 在高寒地区,牧草越冬性强弱是决定有无驯化栽培前途的主要因素。因而资源材料种质特性研究中,把越冬性作为重要的观察内容,鉴定和筛选一些越冬性强的种质,为牧草育种提供原始材料,将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仅就1980—1981年度,我所参试的牧草品种资源部分多年生禾草,第一年越冬性作初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 作为青藏高原组成部分的川西北高寒牧区,为我国温带草原的一特殊地域。其牧草植物,除具有温带草原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高寒环境所赋予的特点。探讨高寒牧区主栽草种与温带种类在需温特性上的差异,及地域间的类型分化,对明确高寒牧区草种的水热生态适应特点和类型  相似文献   
8.
9.
气候因子中,温度(热量)与牧草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它与降水、湿度构成的地域水热条件是决定栽培草种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在我国疆土辽阔,地域冷热悬殊,栽培牧草种类繁多的情况下,按栽培牧草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和反应划分成相应的类型(称之为“需温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 探索川西北高原当地主栽草种播种当年生育与水热条件的关系是“川西北高寒牧区栽培牧草水热生态特性研究”的内容之一。为此,于1988年设置了本分期播种试验。目的是使参试材料(草种)通过不同播期处理而处于相异的水热气象条件下,观察其出苗和出苗后的当年生育差异,探索影响生育的主导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试验取得了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