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提高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的发酵能力,通过筛选癸酸钠抗性菌株,优化其发酵瓶补加正癸酸的方法,提高达托霉素的摇瓶效价值.首先对原始菌株进行癸酸钠抗性选育,筛选出一株空白摇瓶效价值为43.4 mg·L-1的菌株T R21-29,利用该菌株对癸酸盐的耐受性,验证其发酵瓶补加正癸酸的最优方式.主要考察正癸酸的耦合剂,向发...  相似文献   
2.
以龟裂链霉素TMSⅠ12-6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氯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梯度平板法、氯化锂和四环素复合抗性平板上筛选土霉素高产菌株。通过对致死率的考察,确定了紫外的最佳诱变剂量为90 s。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四环素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经过选育得到一株土霉素的高产菌株TMSⅠ14-180,摇瓶发酵验证效价达22985 mg/mL,较出发菌株提高22.36%,经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庆大霉素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探索发酵液中庆大霉素效价的快速测定方法。在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生产庆大霉素,分别运用旋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庆大霉素发酵液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种瓶接种量2 cm2,种龄24 h,发酵瓶接种量12%,发酵周期5 d。优化后的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相较于优化前提高70%左右。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和旋光法测定的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产生的误差均小于3%。三种检测方法均能运用在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的快速检测中。旋光法操作简单但对标准品需求量大,紫外分光光度法耗时短但只能测定庆大霉素总体效价,HPLC法需要出峰时间。因此,在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测定中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选育泰妙菌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泰妙菌素生产菌TMⅡ09-003经紫外线(UV)照射180 s后,将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加有0.8%的氯化锂平板上,在避光条件下于温度26℃~27℃、相对湿度60%~65%的环境下培养13~14 d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初筛、复筛,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UV照射180 s后,氯化锂加量为0.8%剂量对菌株的致死率为88.6%。对该剂量处理获得的诱变菌株进行了筛选,最终获得4支高产菌株,分别为TMⅡ09-236、TMⅡ09-253、TMⅡ09-441和TMⅡ09-447。  相似文献   
5.
张桃桃  张萍  石彦鹏  牛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7):170-173,176
[目的]筛选出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察氏琼脂培养基作比较;选出最适黑曲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不同碳源种类、氮源种类和无机盐的筛选和优化,确定黑曲霉生长和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结果]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组成为0.1%磷酸二氢钾,4%鼠李糖,1%葡萄糖,0.2%无水CaCl2,0.2%七水硫酸镁,0.1%硫酸铵,0.2%柚皮苷,2%豆粉.优化后的培养基(618 U/g)比优化前的基础培养基(401 U/g)的酶活提高了54.1%.[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进行菌种遗传改造与分子育种提供了原材料,并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传统滤纸管保藏法的改良,应用于泰乐菌素生产菌的保藏,分别在不同的保藏周期时活化进行生产能力验证,结果显示改良滤纸管保藏法使用方便,摇瓶效价不低于沙土管保藏法,而且批间差异小,生产能力不随保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利用等离子射流对抗生素生产菌种弗氏链霉菌和侧耳属进行诱变,通过对菌落观察和死亡率、变异率、发酵能力的筛选统计,确定针对该两种微生物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分别为240—270s和25—30S,并分别从中筛选出高于出发株10.4%和9.6%的菌株。本实验可为菌种的诱变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摇瓶实验进行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对泰乐菌素发酵影响的研究,在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了1/100000—1/1000剂量的FeSO4·7H2O,其发酵液效价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FeSO4·7H2O的添加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