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6年中秋,连续高温干旱的恶劣气候,对粮桑造成极大危害。为控制虫灾、保障农业丰收,水稻田和桑地使用大量农药,农药污染导致蚕桑发生中毒,严重威胁了秋期蚕种生产,2006年嘉兴市中秋中毒损失蚕种8.35万张,占发种量的28.3%,桐乡、海宁两个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区损失原种蚁量9000g,使生产单位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蚕种供求平衡带来极大困难,2006年春期桐乡市乃至浙江省蚕种紧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桐乡有着丰富的桑园资源,悠远的养蚕历史。这不仅使农民获得了丰厚的收成,还孕育了非常深厚的蚕文化底蕴。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传统产业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特别是茧丝绸行隋波动大、变化陕,使整个产业出现了比较效益不高、亩桑产出率偏低、资源浪费相对严重等新情况、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工程的大背景下引进发展蚕桑产业的。蚕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4年开始种桑养蚕,通过5年的努力,现发展到成片成林桑园  相似文献   
4.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锦发 《蚕桑通报》2010,41(3):37-38
<正>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蔓延和危害,会给蚕种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故在生产上严格采取控制胚种带毒,控制桑园病虫害,控制食下感染途径,严格防  相似文献   
6.
漂白粉精和防微灵对种茧质量和制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锦发 《蚕桑通报》2012,43(3):27-28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蔓延和危害,会给蚕种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在生产上应采取控制胚种带毒,控制桑园病虫害,控制食下感染途径,严格防病消毒等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就目前蚕种生产环境而言,如果没有对桑叶进行叶面消毒,就会造成蚕种微粒子病毒率超标而淘汰蚕种,影响蚕种平衡。药物防微所用药物有2类,一类是治疗性药物,如防微灵;另一类是消毒性药物,如消特灵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两广二号"品种即时浸酸种利用率日趋增加,而即时浸酸种存在实用孵化率高低不一,造成收蚁量不足,影响蚕农增收的现状。为探索"两广二号"品种即时浸酸与蚕种孵化率高低的关系,便于生产上安全使用,笔者于2010年春、夏进行了即时浸酸蚕种浸酸适期和浸酸时间长短的试验,总结出有利于提高实用孵化率的浸酸适期为大多数卵色呈淡黄色,少数是黄色;浸酸时间为5~6分钟,达到收蚁齐一、收蚁量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蚕种生产是为蚕桑生产提供特殊生产资料(蚕种)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除了控制一般蚕病外还要控制微粒子病。因为蚕种场生产蚕种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如果生产中不抓住防微这一关就会出现大面积亏损,所以蚕种生产连年减少。目前我省蚕种生产量与使用量之比(2003~2013年)平均仅81.5%,即生产的蚕种供不应求,如何探索一条思路清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既能顺利进行生产,保障蚕种供应,又能让原蚕户和蚕种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历来是全省乃至全国蚕茧的重点县,近年来,虽然蚕茧产量有所下降,但仍为全省第一大市(县),在全国居10位左右。近几年蚕丝被市场的兴起,对稳定桐乡蚕业是一个极好的机遇。1桐乡蚕业在全省的地位以发种量为例,桐乡市在全省的地位,见表1。从表1可见,桐乡市发种量占全省的17%~22%。  相似文献   
10.
程锦发 《中国蚕业》2006,27(4):35-36
桐乡市蚕桑产业具有历史悠久、面广量大及比较效益较高之特点,是浙江省的重点蚕桑产区,全市共有蚕农12万户,专用桑园面积10667hm2,年产鲜茧1.25万t,占全省蚕茧年产量的16%。蚕桑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农民蚕桑收入占总收入的15.56%。蚕桑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9.8%。桐乡市生产的蚕种除了供本地区蚕农使用外,还销往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省(市)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年销售蚕种量30多万张。所以,提高蚕种质量,生产优质蚕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们主要在提高蚕种无毒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