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了解雏鸭肝炎病毒感染后鸭CD8α基因及其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通过对3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金定鸭雏鸭感染雏鸭肝炎病毒(DHV),构建雏鸭肝炎感染实验动物模型,对雏鸭肝炎病毒发病组、未发病组和对照组的胸腺、肝脏、脾脏、肺、肾脏、大脑、小脑等组织CD8α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上MHCⅠ、MHCⅡ、TNF-α等基因进行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攻毒组(发病组和未发病组)扩增出DHV 3D基因的保守区域特异性条带,表明成功构建了雏鸭肝炎感染模型CD8α基因,RT-qPCR结果显示,CD8α、MHCⅠ和MHCⅡ基因在发病组各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在未发病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而TNFα在发病组和非发病组的肝、脾、肺和肾等组织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研究揭示了雏鸭肝炎病毒感染后CD8α基因及其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duCD8α基因在细胞免疫中表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研究A-FABP基因在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不同组织的m RNA表达情况及在脂肪组织不同时期的m RNA表达差异。分别采集6周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胃、十二指肠、胸肌、腿肌组织样品,另外分别采集2、4、6、8周龄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的皮脂、腹脂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鸭A-FABP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皮脂和腹脂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P0.05),6周龄瘦肉型北京鸭A-FA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顺序为皮脂腹脂肌胃十二指肠心脏腿肌胸肌脾肝肾,而脂肪型北京鸭顺序为皮脂、腹脂肌胃十二指肠心脏、腿肌胸肌、脾肝肾;且脂肪型北京鸭A-FABP基因在皮脂和腹脂中表达量显著低于瘦肉型北京鸭(P0.05);A-FABP基因在皮脂和腹脂中的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实验旨在探究对豁眼鹅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选育的有效分子标记,根据GenBank鹅GH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前人的研究设计引物,以饲养于辽宁省和江苏省同批出雏的豁眼鹅,共计552只为实验材料,利用PCR-SSCP方法对GH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s检测,并将纯合基因型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豁眼鹅GH基因外显子2共有2个SNPs突变位点,得到10种基因型AA、BB、CC、DD、AB、AC、AD、BC、BD和CD,等位基因D的频率较高;经χ2检验,公、母鹅群体以及整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将氨基酸序列突变和未突变的基因型分别合并后得到的3种基因型与10周龄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基因型对体重和部分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在公鹅和母鹅群体中,合并后的AB型与BB型分别为高生产性能基因型,可以作为对豁眼鹅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又称FABP4、aP2、脂肪细胞脂类结合蛋白(ALBP)、p422或p15,是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家族中的一员。A-FABP最早于脂肪组织中发现,是FABPs家族中研究较多的一个基因,分布广泛,但主要是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近年来,有关A-FABP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10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2个地方鹅种(狮头鹅和皖西白鹅)原产地与基因库(泰州)共4个群体的保种效果。检测判定了狮头鹅和皖西白鹅共240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4个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P)i、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分析了狮头鹅和皖西白鹅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采用配对试验均数差异t检验比较了基因库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的遗传差异,基因库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间的Pi无显著差异(P0.05);He、PIC均略高于原产地群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is低于原产地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基因库较好地保存了这2个品种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对我国地方鹅种采取异地小群保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