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中医的日益重视,中药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中药材的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传统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减少,而人工种植的药材面临品质退化.此外,中药作用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也亟待加强,而生物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已经显示出诱人的前景,他将为解决传统中药材的资源与品质提供崭新的途径.现就与传统中药材生产密切相关的几项生物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畜牧业作为现代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日趋完善的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畜牧兽医工作也已从单一的诊疗、阉割转入以防检、生产销售为重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工作之中,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配套服务。而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商品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医对胃肠运动障碍所引起的胃肠收缩无力、节律紊乱和异常方向收缩等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故近年来,促胃肠动力药物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甲氧氯普胺是中枢和外周多巴胺D2受体颉颃剂,具有促进胃肠动力和止吐作用,还可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从而提高食物通过率,疗效确切。但是在兽医临床还鲜有该药物的应用报道。现自行研制了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动物用胃肠药物提供资料。1材料1.1动物兔,购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昆明种小鼠,18~22…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动物乳腺特异性启动子调控元件指导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并从转基因动物奶中获取重组蛋白.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药方法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Ⅸ的载体构建、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目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逐渐在从重点免疫向全面免疫转变,从季节性免疫向常年免疫转变,从注重密度向既注重密度又注重质量转变。特别是对于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持续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然而,当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饲料来源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明显地成为阻碍畜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当前畜牧业发展必须经由分散型、数量型、速度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建立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人、畜、自然相和谐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从国外引良种、调种频繁,随着国外良种猪的不断引进,猪病也随之传入国内,以至“万国猪病荟萃中国”,导致国内猪病越来越复杂。 动物防疫模式实现由春秋两季防疫向四季防疫、月月补针的程序免疫方式转变;强制免疫服务形式实现由收费服务向免费服务形式转变;评价防疫质效的方法实现由检查防疫密度评价向以蓝测抗体合格率评价的方法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畜牧业作为现代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日趋完善的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畜牧兽医工作也已从单一的诊疗、阉割转入到以防检、生产销售为重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工作之中,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配套服务,而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商品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对农村散养户,我们都是按照春秋两季防疫的免疫模式在实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三种国家强制性疫苗的免疫。但近年来,我们通过检测农村散养母猪以上三种疾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在动物防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概念最早源于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Feynman在1959年洛杉矶理工学院的一次物理学年会上做的题为《底层还有很大空间》的著名演讲。但是直到1982年,美国IBM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原子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后,纳米技术才首次曝光,并在以后的2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1~100nm)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粒子具有常规粒子所不具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