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生通常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高湿、阴冷、通风和光照不良,以及过高的饲养密度是直接诱因。该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然而,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观察到通过改善饲养条件后可使鸡皮刺螨病不治而自愈,这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环境因素在螨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998年6月,兰州市西固福利区一个体养鸡场,1000多只正值产蛋高峰期的商品蛋鸡群发生螨病。患鸡表现颈部脱毛,食欲不振,易惊,精神委靡,产蛋完全停止,体重快速下降,有的甚至衰弱至死。仔细观察毛根及体表有大小…  相似文献   
2.
胎衣脱落时间超过8h易在子宫内自溶、腐败,恶露不尽或子宫蓄脓,引起子宫复旧迟缓,甚至导致长期不孕,致使许多奶牛因此被迫提前淘汰.该研究为解决奶牛生产中的这一实际问题,将“净宫”口服液,分别用于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和预防.其预防效果比对照组的提高10.0%;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提高28.6%.试验初步证明该药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头癣是由头癣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在鸡头部无羽毛处,特别是鸡冠上形成黄白色、鳞片状的癣痂,重症病例的病变也可能扩展到有羽毛处。重型品种鸡较易感染,6月龄之内的小鸡很少发生,偶见于蛋鸡和其他禽类,也可感染畜类和人。该病多发于夏、秋多雨潮湿的季节,一般通过皮肤伤口传染或接触传染。鸡群拥挤、通风不良、病鸡脱落的鳞屑和污染的器具物品都能够引起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4.
5.
肉种鸡限制饲喂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限制饲喂的目的 1.1 控制生长速度,体重符合标准要求 肉鸡最大的特点是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沉积脂肪能力强.但作为肉种鸡,要求其20周龄达到理想体重,仅为其自由采食情况下的一半左右,如不能成功限饲,则容易使体重超标,产蛋量减少,种蛋合格率下降;公鸡体重过大,腿疾增加,受精困难,受精率低下.  相似文献   
6.
7.
成鸡鸡白痢、弧菌性肝炎、脂肪肝综合症是产蛋鸡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鸡多肚腹青紫、冠髯苍白、肝破出血,有人将三病统称为“青肚皮”病。近年在许多鸡场时有发生,而且死亡率很高,给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上述三病的诊治方法概述如下,仅供临诊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建立根黄分散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保质期提供依据。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YWG-C18(1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根据药典,采用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及部分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分散片中黄芩苷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黄芩苷的含量在1.018~50.9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7%,RSD为0.75%(n=9);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及部分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基本稳定;此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根黄分散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且该制剂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谢家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鸡白痢一直是养鸡业危害性大且多发的传染性疾病,10月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本...  相似文献   
10.
清宫液2号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清宫液2号的急性毒性,先经预试验确定最小致死量(Dn)和全致死量(Dm),根据结果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清宫液2号每千克体重16500 mg、20000 mg、24000 mg和30000 mg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每千克体重60 mL剂量组,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给药后连续观察7 d,确定清宫液2号的急性毒性,并测定清宫液2号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清宫液2号的LD50为(23248.77±692.60)mg/kg,该值大于5000 mg/kg,所以清宫液2号为实际无毒物质,对小鼠腹腔注射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