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对345头牛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茵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头牛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61%,牛布病感染率高,对该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牛是乌鲁木齐县域内普遍饲养的新疆地方黄牛品种,具有耐严寒、耐酷暑、耐粗饲、放牧性能较好、抗病能力强等优点。积极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可充分利用好哈萨克牛的品种优势,进一步提高哈萨克牛的生产性能,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该文阐述了乌鲁木齐县黄牛改良工作现状,从地理环境、畜产品加工、农牧民观念、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品种保护等方面分析了黄牛改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新时代黄牛改良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选择湿地松优良单株,经针叶束繁殖成为无性系,选择较好的无性系,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四重复,采用生产用实生苗作对照,1982年造林,从苗龄算起,经过10年的观测,大多数无性系树高、直径优于对照。各无性系之间的生长量亦存在着差异,研究了各无性系的树高、直径等的遗传力及其绝对效益和相对遗传增益,优良无性系遗传效益较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效益成倍增长,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长岛县为实施“耕海牧渔”、科技兴岛的发展战略,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结构,充实人员,加强水产科技队伍建设。首先,归口使用。长岛县自50年代以来先后由国家统一分配来的中专以上的水产专业人员94人。其中,因种  相似文献   
6.
长湖湿地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湖湿地对当地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主要的现实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湿地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多项建议和设想,为促进荆州市湿地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飞机防治美国白蛾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美国白蛾飞机防治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的规划设计,机型选择,农药配比,防前准备、防治效果监测,以及加强机场地面服务,加大地面防治力度,重视飞行安全等8项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接ELJISA法,对270头肉牛血清进行了包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70头牛抗体阳性率为0%,包虫病为零感染。本次结果说明只要科学饲养,严格规范管理,积极预防,定点屠宰,即使在包虫病流行区域内的家畜也能杜绝包虫病感染。  相似文献   
9.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以剧烈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其临床特征,病初发热,精神沉郁,不食,呕吐,腹泻,随着病情的发展,粪便由稀状变为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该病发病率高,如果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死亡率也高.最近,乌鲁木齐市宠物犬发生疑似细小病毒性肠炎流行,我们结合临床表现,采用两种方法对该病进行了诊断,并对这两种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美国在对其进行有性繁殖改良的同时,一直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研究,50年代采用过针叶束育苗,但没有搞上去。进行无性繁殖研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开展无性系造林,以获得较有性繁殖改良更多的增益。我们采用针叶束育苗,通过多年的试验,1981年获得了成功,1982年营造了第一片湿地松针叶束育苗造林试验林。通过9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造林比实生苗造林好。湿地松种源间无显著差异,个体间差异明显。据此,开展无性繁殖研究和进行无性系造林,是当前和今后营造速生丰产林较理想的营林技术。9年来,我们坚持针叶束繁殖和无性系选育的研究,为实现无性系造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就最早无性系试验林生长状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