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1990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1.
将马鼻疽强毒菌C67-40株经60Co-γ射线照射和在温度递增的肉汤中传代培养,使其毒力逐渐减弱。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培育出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根据菌苗菌株的要求,将其分别给雄豚鼠(350 g左右)腹腔接种0.2-6.2亿菌体和0.2-1.4亿菌体,结果100%雄豚鼠不发病,60Co(7)兼高温178代致弱菌株的安全性比强毒菌株提高62倍;以其0.2亿菌体免疫豚鼠并以0.3亿强毒菌攻击,获得85.7%-87.5%的保护率;将其通过培养基37℃传代培养30代和豚鼠6代。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原菌株比较差异不大,说明该两株鼻疽弱毒菌株毒力稳定。  相似文献   
2.
3.
前言流行性淋巴管炎是单蹄兽(马、骡、驴)由接触感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系以皮下淋巴管及邻近淋巴腺化脓性炎症并形成溃疡为特征。本病蔓延迅速,除应积极防制外,如能在治疗上达到迅速治愈,对本病扑灭上亦可起到相当作用。但在治疗上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疗法;文献上均主张首先须以外科手术摘除,次须配合对机体呈全身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用于本试验的酵母样菌共12株。实验证明,这些菌与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在免疫学上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关系。为了便于感染这些菌的病例的鉴别诊断,根据形态特征、培养和生化特性以及血清反应等对这些酵母样菌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硷变性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纯了大肠杆菌pSLM004质粒,经酶切分析证实了耐热肠毒素(STⅠ)基因片段在pSLM004中的定位,并成功地分离回收了STⅠ基因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对STⅠ基因片段进行了α-32P标记,成功地制备了STⅠ基因探针,菌落杂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鼻疽杆菌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和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对8匹马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安全试验组2匹,免疫试验组4匹,对照试验组2匹。安全试验组马经70d左右的观察后,人工迫杀进行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阴性,表明该弱毒菌苗安全性好。免疫试验组马经3个月左右的观察后,以不同剂量强毒菌株攻击,除1匹马出现一侧性鼻漏外,其余马匹均无临床症状,细菌学检查4匹马均为阴性,人工迫杀后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等综合性判定,免疫马有3匹耐过强毒菌的攻击而获得保护。而强毒菌攻击的2匹对照马均发病,经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有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阳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鼻疽常规检疫法为基础,采用多种新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法,结合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血液学检查,通过定期检测健马、各种类型鼻疽马与鼻疽强毒菌人工接种感染马,对鼻疽免疫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首先,建立了用于马鼻疽的三种体液免疫检测法和四种细胞免疫试验法;第二,代表保护性免疫检测法的NBT,在检测鼻疽免疫功能上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三,证明了鼻疽体液抗体无杀鼻疽菌的特异功能;第四,阐明了死菌抗原与活菌抗原的免疫机理;第五,证购了鼻疽杆菌属胞内寄生菌,鼻疽免疫马的保护性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马来因马及马来因与补体结合反应双阴转马有显著的免疫功能。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鼻疽免疫机理的分型规律,即体液免疫属Ⅰ型,细胞免疫属Ⅱ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亦属Ⅱ型。以上试验所获,突破了多年来鼻疽研究的岑寂局面,为今后鼻疽的研究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侵害单蹄兽(马、驴、骡)皮下淋巴管及其附近淋巴腺、最后波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化脓性传染病。历史上非洲发生最早,亚洲国家中,日本曾一度流行最剧烈,故又有非洲鼻疽和日本皮疽之称。本病的病原体于1873年由意大利学者C.Revolta氏所证实,但至今仍未研究出特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比较有效的防制办法为早期发现病畜,采取隔离、治疗、消毒和改进饲养管理等措施,因此,每逢流行,即时扑灭,就显得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证明1974年冬从我国某岛鼻疽菌素点眼和鼻疽补体结合反应阳性马骡肺瘤块状病变中分离的球拟酵母属的白色球拟酵母(Torulopsis candida)和假丝酵母属的季氏假丝酵母嗜果实变种(Candida guilliermodii var.carpophila)与鼻疽杆菌之间是否存在免疫学的交叉反应关系,曾将这些酵母样菌分别或混合培养制备了酵母菌素,并同时制备了两属酵母菌的抗血清与鼻疽菌补体结合反应(以下简称“补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