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部分猪场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温和型猪瘟、猪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伪狂犬仍时有发生和流行,笔者认为造成免疫失败和其他疫病发生的很大原因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由于动物的免疫组织、器官和免疫细胞受到损伤,导致机体临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障碍,从而使得疫苗接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难度增大。1免疫抑制疫病及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短期培养对玻璃化冷冻小鼠2-细胞胚胎低渗抵抗力的修复作用,对玻璃化冷冻小鼠2-细胞胚胎解冻后进行短期(2~4 h)培养,然后使用20%的低渗PBS液于25℃条件下处理20 min,观察48 h发育率、囊胚率和移植后妊娠率、产仔率.获得93%的48 h发育率和48%的囊胚率,显著高于低渗处理前未培养组(47%和9%)(P<0.05).证明解冻后的短期培养中可以有效修复玻璃化冷冻对小鼠2-细胞胚胎低渗抵抗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中药穴位注射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对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高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本试验应用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经百会穴及交巢穴注射,使胎衣排出率达100%,用药后的当年受孕牛占96.2%。可见,此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并能提高奶牛的当年受孕率。  相似文献   
4.
1 症状 病犬直肠外翻,一柱状物从肛门突出。直肠黏膜呈红色,且有光泽。病犬反复努责,在地上磨擦肛门,仅可排出少量稀粪。诊断病状为久泻引起的直肠脱,该症属于直肠脱初期。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平均发病率为7%,有些地方可达23%,饲养条件差的奶牛场更为严重。该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提前淘汰。因此本病给牛的繁殖尤其对奶牛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通常的手术剥离胎衣操作复杂且易造成子宫损伤,从而导致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使繁殖机能降低,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抗生素、缩宫素配合生化汤有一定效果,但疗效不确实。笔者经实验研究,应用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经交巢穴注射,治愈率可达98.2%。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损伤子宫,促进胎衣排出和防止发生并发症,从而尽快恢复母牛的繁殖机能,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剧烈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显著减少。该病感染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为30%~70%。该病因频频呕吐和严重腹泻,使患犬迅速脱水,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死亡。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输液结合深部灌肠成功治愈此病30多例,体会较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对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对26头胎衣不下的奶牛用百会穴配合交巢穴注射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胎衣排出率达100%,用药后的当年受孕牛占96.2%。可见,应用此法可以有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并能提高奶牛的当年受孕率。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肉羊规模养殖发展具有发展快、规模大、品种优、标准高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规模经营、强化科技支撑三点建议,以期对促进安阳养羊业继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26头奶牛试验,此方法胎衣排出率达100%,用药后的当年受孕牛占96.2%.可见,应用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经百会穴注射可以有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并能提高奶牛的当年受孕率.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安阳地区鸭疫里默菌病的危害情况和发生规律,确定当地流行株的血清型、抗药性等特性,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文峰、北关等8个县市54个养鸭场117羽鸭疫里默菌病死鸭/同种病鸭收集并剖检,分离得到53株鸭疫里默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菌株,血清型均为1型,整体耐药严重,对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四环素敏感。RA菌株致病力强,病死率高,与大肠杆菌混合致病常见,致病力和死亡率更高。本调查表明,鸭疫里默菌病是河南省安阳地区鸭禽的重要流行病,积极防治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