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研究冬虫夏草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本研究以青海省7个地区冬虫夏草生长地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法、碱熔法、碳酸氢钠浸提-比色法、酸溶法、1 mol·L-1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碱解-扩散法、邻菲啰啉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样本的养分与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XH(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全氮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土壤各指标含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C∶N的范围是18.24~32.79,C∶P是155.53~562.78,N∶P是4.85~24.00,C∶K是4.51~11.52,K∶N是2.55~7.17,K∶P是31.44~81.86;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C∶P与N∶P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因此,本研究发现采挖冬虫夏草对其生长环境的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性影响,为冬虫夏草采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工采挖和自然坡度对冬虫夏草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挖强度 S1 (2 人/hm2 )、S2 (4 人/hm2 )和 S3 (6 人/hm2 )和产区自然坡度(G1,7°;G2,17°;G3,25°)下冬虫夏草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采挖强度和产区坡度对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量的影响。【结果】采挖强度和坡度与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采挖强度和幼虫数量相关度高(r 2 =-0. 45,r 2 =-0. 58),坡度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相关度高(r 2 =-0. 74,r 2 =-0. 78),采挖强度和坡度互作对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影响不显著(P>0. 05)。不同采挖强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S1>S2>S3( P<0. 05);不同坡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G1>G2> G3( P<0. 05);且在各个采挖强度下,随坡度的增加,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P<0. 05)。 此外 ,冬虫夏草采挖数量显著地受蝙蝠蛾幼虫数量的影响且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S1采挖强度、G1小坡度适合幼虫数量的增长和冬虫夏草的采挖数量,且不影响翌年冬虫夏草的产量。然而,采挖活动有可能对草地的土壤、幼虫喜食性牧草、冬虫夏草真菌孢子的弹射等产生综合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蝠蛾寄主幼虫的存活状态,冬虫夏草菌孢子的弹射量也会影响冬虫夏草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是主要在昆虫咽侧体内合成的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分泌后进入血淋巴调控昆虫发育、蜕皮变态、生殖、组织细胞程序性凋亡和重建等生理活动。JH合成通路的中心前体为异戊烯基焦磷酸拥有甲羟戊酸(mevalonic acid, MVA)和磷酸脱氧木糖(deoxyxylose phosphate, DXP)两个合成途径,并在不同目昆虫中进化出多样的的JH合成途径。JH通过结合核受体Met(methoprene tolerant)或与Met同源的受体Gce(germ-cell expression)激活信号传导,促进下游靶标基因如Kr-h1 (krüppel-homolog1)等基因的表达。在昆虫幼虫期,JH含量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保证蜕皮、化蛹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成虫期,JH促进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卵巢成熟等。总之,昆虫的生命进程受多个激素的共同调节,JH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主要围绕JH的生物合成、代谢、信号转导和变态发育调控展开大量研究。本文从昆虫整个生活史中对JH合成、代谢、各个时期的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JH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Ⅱ优084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镇恢084测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  相似文献   
5.
基金治理结构是世界各国基金研究的重点。按组织结构,基金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无论哪种都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信托理念的高度制度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共同受托人模式"基金治理结构的立法和运行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基金治理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准两优52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福建省南安市引进该组合在美林街道玉叶村,溪洲村作晚稻种植,在梧山村、丘洋村作早稻种植,经过试验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等特点,可作南安市优质稻主推品种之一。品种特性丰产性好:准两优527试种,平均产量60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542 kg/667m2,增产58 kg/667m2,增产9·6%。生育期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4 d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9 d左右。农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饲养材料和保幼激素Ⅲ(Juvenile hormoneⅢ,JHIII)对门源蝠蛾(Hepialus menyuanic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通径分析明确饲养材料营养物质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方法】以刚蜕皮的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使用4种饲养材料[J: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H:胡萝卜(Daucus carota)、Z: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D:大黄(Rheum palmatum)]和3个JHIII滴度水平(B1:13.32μg/g、B2:16.56μg/g和B3:22.76μg/g)对幼虫进行饲养(50 d),分析饲养材料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头宽、体长、体重、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饲养材料营养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粗灰分、水分、碳水水合物)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饲养材料和JHIII都能显著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且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得到生物量(干重、鲜重、菌落生长速率)、代谢物质(多糖、粗蛋白、腺苷、甘露醇)综合含量更高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株。【方法】将稀释至10-3浓度的YS-01菌株的孢子悬浮液置于UVC紫外灯(30 W)下30 cm处照射40 s进行诱变处理,初步筛选得到20株菌落生长较快、生物量较多、色泽较好、菌落形状较圆的诱变菌株,依次命名为YS-A、YS-B、YS-C、YS-D、YS-E、YS-F、YS-G、YS-H、YS-I、YS-J、YS-K、YS-L、YS-M、YS-N、YS-O、YS-P、YS-Q、YS-R、YS-S、YS-T。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株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和腺苷最优菌株均为YS-A(P<0.05);多糖产量最高菌株为YS-C(P<0.05);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P<0.05)。生物量产量最高菌株为YS-A,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YS-A菌株10代内干重、鲜重、菌丝体生长速率遗传稳定性良好;YS-C菌株10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