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许多岩溶区的土壤,尤其是富含有机物的岩溶区土壤,常常含有较高的汞,对农作物和食物质量存在潜在威胁。本文在分析对比牧草种植前后土壤中汞含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壤、各牧草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牧草不同器官(包括根、茎、叶)汞含量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牧草不同器官对汞的积累效应、分解作用、及其对放牧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了牧草在改善汞污染土壤中的生态作用,为岩溶区有毒有害元素污染土壤环境的治理和扶取经济效益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
斯洛文尼亚岩溶区生态重建、恢复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的委派 ,于2 0 0 0年 9月前往斯洛文尼亚 (Slovenija)共和国进行为期 6天的岩溶区生态重建、恢复与开发利用的考察。这次考察是根据我国和斯洛文尼亚国 1 999— 2 0 0 0年度科技合作议定书进行的。议定书中有一个项目是“利用有益环境的动物繁殖系统进行岩溶地区保养再生”(项目号 0 3-4-0 ) ,这次考察的任务主要是此项内容。该国岩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 44% ,原来全国森林覆盖率不足 1 0 % ,濒临石漠化。经过 50年的努力 ,重建了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发展到 54 8% ,民殷国富 ,1 997年人均国民…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山毛豆对岩溶区石漠化治理的作用,在广西凌云县典型的石漠化治理示范点阁楼村和加尤镇,在椿树和板栗树林下种植山毛豆和合萌,以坡地种植山毛豆作对照,通过定点监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中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岩溶区种植山毛豆后第1年,植被盖度达到20%~70%,第2年提高到95%~100%,水涵养性提高了3.85%~10.3%,野生物种有害数减少20%~30.7%,土壤有效氮提高6.14%~14.61%,全磷提高23.02%~51.66%,全钾提高38.10%~45.24%,有机质提高6.28%;86.7%的区域土壤有机质属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必需微量元素Cu、Mn、Ni、Mo、Sn等有益元素得到提高,有害金属元素中除了Cr外Pb、Ag、As、Hg等均明显减少,其中Hg由原来的三级标准提高到二级标准;阁楼对照区土壤pH值第2年比第1年降低6.47%~10.59%,而山毛豆种植区提高0.40%~6.63%。表明种植山毛豆可以提高石漠化地区植被盖度,提高土壤水涵养性、有效氮和pH值,可以减少野生有害物种的数量和土壤中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强大的保持水土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作用,可促进石漠化地区土壤和植被正向恢复的演替。  相似文献   
4.
边镯  陈远荣  赖志强  蔡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81-11683
研究了岩溶区荒地及长有非饲料用草的土地上,几种优选牧草种植在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退化、减少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从而找到一条拓宽岩溶区许多地方牧草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2008~2010年,项目组研究了桂牧1号、蟛蜞菊、山毛豆3种优良牧草品种在岩溶区的种植过程。结果表明,桂牧1号有利于土壤盖度的增加,有利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的增加,对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退化有良好的作用;蟛蜞菊排它性较强,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山毛豆改善土壤的效果稍次于前2种。同时,研究了土壤营养元素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种植牧草后多种营养元素相关性较高,有机质与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钾含量都在0.01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2003-2006年通过对12个牧草品种的株高、产量、营养成分等指标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混播牧草中生产性能较好的禾本科牧草有巴拉草、非洲狗尾草、宽叶雀稗、狗牙根和坚尼草,豆科牧草有合萌、184柱花草,适宜在广西红壤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动物为手段进行岩溶地区休养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灌木、草地2个不同生态系统,饲养适宜的反刍动物,利用动物适当的放牧采食、排泄粪便等行为来增加生物多样性,全面改善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性能,探索出一条可在广西乃至西南岩溶地区推广应用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并能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