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以实验室前期从驼乳中分离得到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为对象,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以α-淀粉酶抑制率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驼乳的参数条件。测定在不同储藏时间下试验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驼乳、对照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牛乳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驼乳pH值、酸度、活菌数、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驼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比例2∶3、接种量2%、发酵温度39 ℃,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测得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20%和20.85%,与未优化前相比,α-淀粉酶的抑制率提高14.10%,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提高4.4%。在4 ℃储藏期间发酵驼乳α-淀粉酶抑制率在第6d时最高为90.3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为36.32%,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0%以上,最高为94.9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78.10%,整个测定过程中试验组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乳酸菌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在储藏期间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评价了牛磺酸联合驼乳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驼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取60只健康雄性ICR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受试物含量分别为0.5 g/kg、1.0 g/kg、3.0 g/kg,统称样品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各组连续灌胃30 d,样品组和模型组用50%乙醇(14 mL/kg·BW)灌胃以造成急性肝损伤;对各组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显示,灌胃期间小鼠无不良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样品组小鼠肝组织中的脂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肝匀浆中的MDA值显著降低(P<0.05),GSH值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TG值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牛磺酸联合驼乳粉可通过提高小鼠GSH水平,降低MDA和TG水平,减轻酒精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减少血清脂质和肝脏脂质沉积,抑制脂类过氧化,从而缓解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新疆福海县于2013年被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中国驼奶之都"的荣誉称号,与"中国骆驼之乡"的内蒙古阿拉善分享了发展骆驼产业所带来的殊荣。福海县位于阿勒泰地区中部,总面积3.33万km2,以哈萨克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1%,历史上一直是北疆骆驼最集中的区域。福海是新疆畜牧业基地之一,县境天然草场总面积233.3万hm2,北部为阿尔泰山区,中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古尔班通  相似文献   
4.
泌乳是哺乳动物重要性状之一,尤其是在乳用家畜上,能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哺乳动物体内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关键微粒体酶,主要有DGAT1、DGAT2两个亚型。已有诸多研究表明DGAT基因与动物脂肪沉积、产奶性能、泌乳品质等性状密切相关。文章主要简述哺乳动物体内DGAT基因的发现、定位、结构、生物学效应及遗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旨在为哺乳动物泌乳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系统地分析不同的季节、泌乳阶段、产地和奶站驼乳理化指标的差异。收集了某公司2015年收购生驼乳质量检测数据18 372条,通过四分位数检验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变化范围,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产地、奶站、泌乳阶段和季节驼乳的相对密度、脂肪、非脂乳固体、乳蛋白、乳糖、冰点、灰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双峰驼繁殖和分娩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导致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和月份驼乳的产量和理化指标有较大的区别,同时驼乳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此类分析获知不同的产地、奶站、泌乳阶段和季节的驼乳质量情况,驼乳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驼乳的理化指标和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准噶尔双峰驼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1, DGAT1)基因外显子8编码区的理化性质与结构,以及为寻找与双峰驼泌乳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基础资料,试验对准噶尔双峰驼DGAT1基因外显子8进行PCR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GAT1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及信号肽、跨膜位置等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准噶尔双峰驼与其他物种DGAT1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准噶尔双峰驼DGAT1基因外显子8扩增产物大小为421 bp,编码484个氨基酸,有1个保守域,位于62~468位氨基酸处。DGAT1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且为不稳定的非经典分泌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8.35%,延伸链占14.46%,β-转角占4.13%,无规则卷曲占33.06%,存在9个蛋白跨膜结构区域。骆驼科的双峰驼、单峰驼和野骆驼的DGAT1蛋白独立成支,与牛DGAT1蛋白的分子进化距离相距较远。准噶尔双峰驼DGAT1基因外显子8序列及蛋白质结构与牛DGAT1蛋白卷曲方式、立体空间结构方面基本一致。说明DGAT1基因在物种间变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正>一、缘起福海共拓牧民脱贫致富新思路2007年的一天,浙江嘉兴的企业家陈钢粮和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样,来到新疆感受这片净土带来的心灵洗礼。优美的自然风光、热情淳朴的哈萨克牧民、当地特色的驼奶……这一切都让陈钢粮心清气爽,然而牧民的一句话,却仿佛一颗久埋的种子遇到了一滴甘露。"骆驼没有人要了,我们尝试着卖骆驼奶,可骆驼奶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双峰驼泌乳期产奶性状、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高、低产双峰驼差异性生长性状及血液和驼乳生理生化指标,为高产驼选育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以准噶尔泌乳双峰驼为研究对象,对产奶量进行监测,绘制哺乳期泌乳曲线,并分析不同胎次的产奶量。测定高、低产双峰驼体尺、体重、血液及驼乳理化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双峰驼挤奶期约10个泌乳月,前3个泌乳月产奶量高,第4~7个泌乳月产奶量呈持续下降,第7~9个泌乳月产奶量略有回升,第10个泌乳月产奶量达到最低,可归纳为4种类型的泌乳曲线。产奶量的高峰期一般在2~6胎,最佳年龄为6~15岁。高产驼组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1);高产驼组的体重、血尿素氮及血尿素均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5),而高产驼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钙含量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5);高产驼组驼乳的乳脂、乳蛋白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理化指标与产奶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双峰驼产奶性能受到机体、泌乳阶段、营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体重、血液及乳成分与产奶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