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密植丰产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密植桑园是以合理密植为前提,规范栽植为基础,肥培管理为中心,桑叶丰产为目标的低干型快速丰产桑园。高产密植桑园是蚕桑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其对蚕农快速地产生养蚕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选栽优良桑品种,科学规范地合理密植,适时养成低干树形,加强桑园的常规管理,做好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桑树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特点,分析了其发生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桑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保证家蚕原原母种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9年起实行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三级饲养四级制种制度,原原母种的生产不单独列为一级,由生产原原种的蛾区中择优留选。原原母种是蚕种生产的最顶级,原原母种繁育的质量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要获得优质的原原母种饲养技术是前提,正确选择是关键。根据原原母种繁育的现状和工作实践,谈谈保证原原母种质量的措施。1紧记原原种生产的工作指导思想,加强责任感,奖惩分明坚持"以保持种性为前提,兼顾强健性进行选择",根据种性保持的要求和生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人负责具体品种,负责人应把具体的操作技术落实到位,做好病蚕、小蚕、伤蚕、迟眠蚕、早熟蚕  相似文献   
4.
吴银吉  骆红莲 《四川蚕业》2013,41(1):27+33-27,33
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要生产高质量的蚕种,有健康的蚕才是保证。除严格饲养技术外,消毒防病工作是关键。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欠收,重者颗粒无收。蚕病损失不但挫伤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蚕业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菁松×皓月"1982年开始推广应用,随着繁育次数增加与饲育季别的不同,对饲育技术及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菁松×皓月"的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饲养容易、产茧量高等良性还能很好的维持并得到体现,但在孵化整齐度、眠性整齐度、熟蚕齐一度、茧层重及茧层率、茧丝长等方面表现极不稳定。晚秋饲养表现出茧普遍偏小、茧层薄、茧丝不够长的现象都是品种退化的具体表现,根据我们的分析,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家蚕微粒子病大规模暴发,从而影响蚕桑生产,通过对微粒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产实际而提出的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即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防微工作,认真贯彻技术要求,加强淘汰,切断传播源,科学用药,严格消毒防病,净化养蚕环境,确保桑叶无毒,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家蚕添食新鲜的和存放不同时间的家蚕微孢子虫,判断其微孢子虫的活力变化情况。利用不同株系新鲜的和分别存放在室内干燥自然环境中1年、2年的家蚕母蛾体内微孢子虫对4龄家蚕进行添食试验。添食新鲜的云南株和镇江株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云南株食下感染率达99.0%,镇江株食下感染率达96.5%;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1年后的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家蚕的食下感染率云南株为5.5%,镇江株为0;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2年后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云南株和镇江株食下感染率均为0。结果表明,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的家蚕微孢子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8.
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基础。成功饲养得到健康的蚕才能保证获得较高质量的蚕种,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饲养技术饲养家蚕;二就是抓好消毒防病工作。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它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为减少因消毒不彻底造成的损失,本文探讨如何提高养蚕期间消毒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山区因地势特殊、交通条件差、多民族聚居,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单一,经济发展滞后,蚕业经济效益优于其它传统产业。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为蚕桑产业提供了较好的生产条件和发展潜力,但存在着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等问题,在充分分析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影响家蚕品种使用寿命的因素,并从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等方面提出延长家蚕品种云蚕7、云蚕8使用寿命的措施,以供养蚕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