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支持细胞对维持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微环境起决定作用,它可以通过分泌功能、细胞间连接形成的血睾屏障功能以及吞噬功能等来促进精子的形成过程,其发育异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雄性生殖缺陷。基于支持细胞在雄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养高纯度支持细胞可成为研究睾丸两大核心功能-精子发生和性激素分泌功能相关调节机制重要的细胞模型。此外,体外培养睾丸支持细胞也可作为生殖毒理学等新兴热点领域的细胞模型,为评估和研究环境因素对雄性生殖的影响提供便利。因此,作者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目前关于动物支持细胞生物功能的研究及常用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以期为利用动物支持细胞开展雄性生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R)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探讨绵羊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其发育环境——生殖道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泌及其作用,取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经固定、切片、免疫染色,观察IGFs mRNAs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用RT-PCR技术研究了各组织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 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s 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的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都有表达,4种因子表达模式相似:在卵巢中,IGFs主要定位于卵泡颗粒细胞,间质细胞亦有少量表达。在输卵管中,上皮细胞免疫染色呈阳性;在子宫中,腺细胞及上皮细胞的阳性信号强于固有层。RT-PCR检测表明IGFs mRNAs在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活体采卵技术(OPU)则能持续地获得卵母细胞,并能较好的保存马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扩张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高于紧密型卵母细胞,母马的年龄会影响到其卵母细胞的质量。马卵母细胞体外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影响其发育能力,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能使马卵母细胞在体外保存24 h以上而不影响其成熟率。在马卵母细胞成熟体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液是M199,添加胎牛血清(FB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物质能显著提高成熟率,常用培养环境为38~39℃,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时间30 h。成熟的卵母细胞有扩张的卵丘细胞和极体,且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骨架及微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不同采集技术的回收率以及影响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今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进一步研究及后期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用磷酸二酯酶3(PDE3)特异性抑制剂Milrinone和PDE4特异性抑制剂Rolipram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Roscovitine(ROSC)对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的体外自发成熟进行研究,拟建立一种模拟体内卵泡环境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M-199为基础培养液,绵羊COGs在含有50μmol/L的Milrinone、Rolipram、ROSC或不含上述任何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24h。COCs在含有50μmol/LROS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转移到含有20IU/L FSH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h检查核相。结果表明:COGs在M-199基础培养液和含有Rolipram的培养液中都可以自发恢复减数分裂,但是在含有Milrinone或ROSC的培养液中减数分裂受到阻滞;并且ROSC对绵羊COCs体外自发成熟的抑制作用要远高于Milrinone(P〈0.05)。当COGs从ROSC转移到含有20Iu/LFSH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后.90.4%卵母细胞恢复到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上述结果表明PDE3和cdk在绵羊减数分裂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In the present study, follistatin (FST) gene expression vectors with either a bicistronic gene transfer cassette alone, or a bicistron gene cassette carrying a matrix attachment region (MAR)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to bovine fetal fibroblasts. Evaluations of both the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FST indicated that the pMAR-CAG-FST-IRES-AcGFP1-polyA-MAR (pMAR-FST) vector had higher capacity to form monoclonal transgenic cells than the vector without MAR, though transient transfection and integration efficiency were similar with either construct. Remarkably, protein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cells with the pMAR-FST vect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bicistronic vector. Exogenous FST was expressed in all of the pMAR-FST transgenic mice at F0, F1 and F2. Total muscle growth in F0 mic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wild-type mice, with larger muscles in fore and hind limbs of transgenic mice. pMAR-FST transgenic mice were also found with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muscle bundles and thinner spaces between sarcolemma, which suggest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gene expression-associated muscle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muscle growth. In conclusion, a pMAR-FST vector, which excluded the resistant genes and frame structure, enhances and stabilizes FST gene expressions in both transfected cells and transgenic mice.  相似文献   
7.
白绒山羊性控胚胎生产及移植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X性控冷冻精液对超排供体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生产性控胚胎并进行鲜胚移植。结果发现,①用性控冻精和鲜精输精的供体母羊,平均卵子回收数分别为13.3和12.5枚,其中性控冻精组受精卵比例为29.6%(55/186),极显著低于鲜精组94.0%(281/299)的比例(P<0.01);②性控胚胎和普通胚胎移植受体母羊产羔率分别为42.2% 和58.1% ,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③性控胚胎移植受体母羊所产羔羊雌性所占百分数为100%,极显著高于普通胚胎移植(P<0.01)。表明通过白绒山羊X、Y精子分离、人工授精生产性控胚胎,同时结合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达到按照生产实际中的意愿得到性别控制子代白绒山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实验旨在探讨供体细胞培养代数及其所处的细胞周期对异种核移植效率的影响.以经Hochest33342染色后去核的牛卵母细胞为受体,以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不同代数的人成纤维细胞为供体,采用电融合方法构建重构胚,6-DAMP和乙醇激活重构胚,SOFaa培养液中培养.第20代细胞非饥饿组的融合率、发育率显著低于第20代饥饿组(P<0.05),极显著的低于第8代细胞的饥饿组和非饥饿组(P<0.01),而8-细胞胚胎率,囊胚率4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饥饿处理对于培养代数低的细胞来说可能是非必要因素,但对于高代次细胞则是提高核移植效率的必要步骤,饥饿处理可使核移植融合率和发育率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是一种能够以自身的RNA组分为模板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的核酸蛋白复合体酶,主要由端粒酶RNA组分(TERC)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TERT)构成。通过对成年牛组织中端粒酶的这两种组分的表达情况及端粒酶活性状态进行检测,探讨牛端粒酶组分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应用RT-PCR检测了成年牛的心脏、肾脏、肝脏及睾丸中TERC和TER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利用TRAP银染法检测各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状态。结果表明砸RC基因在这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转录水平在各组织之间有差异;TERT基因仅在睾丸中表达,在其他3种组织中均没有表达,端粒酶活性同样只在睾丸中检测到。由此可见牛端粒酶活性在体细胞中普遍受到抑制,仅在生殖腺中具有活性。端粒酶两种组分的转录是相互独立的,逆转录酶TERT组分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