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研究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得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制备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得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得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20 min,浸提液固比(V/m)60∶1,NaOH浓度0.3%。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得率为88.14%。制备的蚕蛹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推荐标准,可以作为食品基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桑叶颗粒剂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桑叶颗粒剂主剂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疗效研究。饲喂含1%和5%桑叶颗粒剂主剂的饲料,调查小鼠的临床表现及血糖值,结果表明,桑叶颗粒剂主剂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和体重降低的症状,1%和5%的主剂剂量均可极显著降低血糖值(P<0.01),5%的主剂剂量组即使停药后仍保持显著的降糖效果(P<0.05)。因此,桑叶颗粒剂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蚕食药用价值开发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蚕幼虫、蚕蛹、蚕蛾和蚕沙等蚕资源在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蚕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南分圃内的230个桑树品种资源嫩芽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口感好、风味佳的菜用桑品种资源8个,对其主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以及桑叶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主要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嫩芽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丰富,8个菜用桑品种资源的抗坏血酸含量为20.21~25.10 mg/h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90~5.91 mg/hgFW、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40% ~0.53%、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92%~1.47%、果糖含量为0.37% ~0.69%、蔗糖含量为0.22%~0.58%;营养风味物质含量在不同桑树品种资源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菜桑10的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菜桑04-107的总抗氧化活性最强;各营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仅可溶性蛋白与总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桑养蚕”发展到“种桑养人”和“种桑养畜”多业态并举的发展模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我国蚕桑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通过以果叶两用、无核三倍体桑树品种粤椹大10的成功选育和推广为契机,桑椹果汁、桑椹果酒、桑叶茶、桑枝灵芝和维力康胶囊等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了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30年来在蚕桑资源食药用、饲料用和肥料用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龙眼多糖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龙眼果肉多糖的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建立了包括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波功率、酶解温度、pH值和时间的五因素回归模型.经回归模型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龙眼干果肉(含水率8.47%)为原料,选取纤维素酶(酶活大于等于200 U/mg)添加量2 000 U/g、超声波功率250 W、酶解温度55℃、pH值 5.0、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38.71%,比传统热水法、酶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分别高9.85%、6.41%、4.35%和3.9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述了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学科建设、科研进展、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 ,并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发展方向、科技联合攻关、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与传统蚕桑产业相结合等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交叉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探明广东省蚕区的家蚕新型微孢子虫来源 ,开展了昆虫微孢子虫资源的调查及昆虫间微孢子虫交叉感染的研究。先后从广东省蚕区家蚕体内分离到 8种新型微孢子虫 ,与家蚕传统微粒子病病原Nosemabombycis相比 ,不论是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家蚕的病原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广东省不同地区捕捉的 389种昆虫进行显微镜调查 ,从 5 1种昆虫体中检到微孢子虫 ,其中 ,2 8种昆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可食下感染家蚕 ,18种对家蚕具胚种传染能力。调查了 9种昆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对 5种昆虫的病原性 ,也见明显的交叉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9.
桑宁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寻桑宁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利用分级纯化的方法 ,得到 3种不同纯度的桑宁茶多糖 (Ⅰ、Ⅱ、Ⅲ ) ;以常规降糖药格列本脲 (优降糖 )为阳性治疗对照 ,通过对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治疗试验 ,研究了 3种桑宁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 :3种桑宁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降糖效果以初步纯化的多糖效果最好 ,且效果均优于格列苯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和提取次数对金针菇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和提取次数的影响作用较弱,二因素的适宜水平分别为7和1次;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较显著。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进一步考察3个因子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所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粗多糖提取率为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