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野生连瓣兰和组培连瓣兰为试材,采用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内生真菌与连瓣兰组培苗的共生培养以及制作石蜡切片对其菌根结构进行观察等方法,研究菌根真菌对连瓣兰生长的影响,并找出适合连瓣兰生长的菌根真菌。结果表明:从保山野外采集的12株连瓣兰中分离得到的10个菌株中,有3株适合与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分别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毛壳菌属(Chaetomiumsp.)、镰刀菌属(Fusariumsp.),其中丝核菌效果最佳,对无菌组培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无菌组培苗根部形成菌丝结。  相似文献   
2.
对滇朴干基腐朽病的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滇朴干基腐朽的病原为伏革菌科隔孢伏革菌属的乳白隔孢伏革菌。该病害的发生随温度的升高、树龄的增长、降水的减少而逐渐严重,在土壤瘠薄、保水能力差的区域内发病严重。药剂防治80d后,用急救回生丹:金雷:水=1:1:50树干注射、包干的相对防效达86%;枝、干、叶喷70%甲基托布津+杀毒矾700倍液的相对防效为79%;根部浇灌58%的雷多米尔+杀毒矾800倍液的相对防效为81%。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楚雄市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幼苗叶枯病的病原,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山松叶枯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华山松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胡枝子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espedezae)和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SCImago期刊与地区排行数据库(SCImago.SJR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http://www.scimagojr.com)资料,对林业类相关国际期刊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地生兰组织培养存在移栽无菌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开花迟缓、花小甚至不开花等问题,这些与缺少共生的菌根真菌有关。用分离自云南保山、大理等地野生春兰菌根中的内生真菌19个菌株接种春兰组培幼苗,经4.5个月的共生培养,兰苗叶色正常,根系生长良好。测定植物生长量,从长势有明显提高的接菌苗进行重分离及菌根的显微结构观察,确定春兰菌根的形成,并筛选出春兰的有效共生菌根真菌为CLB111,CLB113和MLX102。通过接种处理后春兰苗的鲜重增长率分别为70.6%、70.2%、68.6%,而不接菌的对照仅为45.6%,与对照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这3个菌株均为春兰的菌根真菌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
我国杧果病害的新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来自云南和四川16种杧果病害的新病原,并分别对病原及病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忙果黄化病为国内首次报道,病原菌是 Monostichella“R.B.Somani 为国内新分布。病害分布于滇南、滇西北及川西南。据以往报道,该病原寄主是榕树(Ficus bengalense)。防治时需剪除病枝、病叶,以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较好。  相似文献   
8.
兰科植物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兰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兰科植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专一性、内生真菌对兰科植物生长的作用等3方面综述了20世纪以来兰科植物菌根菌的研究进展,简要报道了近年在这3方面的研究结果及看法.  相似文献   
9.
10.
菌根真菌对春兰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t)组培苗经盆栽接种GDB181,GJ311,GJ321,GJ131,GH132,GA211这6个真菌菌株,对培养8个月的苗的平均鲜重增长率、各矿质元素含量分析、重分离以及石蜡和超薄切片观察:接菌苗的平均鲜重增长率均比对照苗高,其中接种GDB181,GJ311,GJ321,GJ131,GH132菌株的苗平均鲜重增长率经检验达到了显著(a=0.05)或极显著的差异(a=0.01);接菌苗的各矿质元素含量也均高于对照,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尤为明显;对春兰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接菌苗的营养根重分离获得原接种菌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破坏根被进入皮层组织,在皮层组织中形成菌丝结等典型的共生结构:菌丝结在皮层细胞中分布不均匀,有些位于细胞核较近区域的菌丝被消化。由此表明接种菌株已与春兰根形成有效菌根,对春兰的生长有较明显促进作用。故认为GDB181,GJ311,GJ321,GJ131,GH132是春兰优良的菌根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