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豆新品种将军油豆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军油豆是以农家品种大马掌为母本 ,家雀蛋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中熟 ,蔓生 ,从播种到采收 6 5d(天 ) ,生长势强 ,嫩荚绿色 ,扁条形 ,荚尖部有红条纹 ,平均荚长 2 0cm ,荚宽 2 .4cm ,单荚质量 2 4g ,纤维少 ,肉质面 ,属典型的东北优质油豆角类型。抗炭疽病、锈病 ,适应性广 ,春秋皆可种植 ,露地、保护地兼用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油豆角腐皮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从发病油豆角根际(围)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的芽胞杆菌菌株,以期获得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资源。结果表明:该试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芽胞杆菌WJ-126,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0.92%。  相似文献   
3.
以7个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对冷害指数以及相对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的方式,筛选出耐低温型菜豆品种和低温敏感型菜豆品种,并对其低温驯化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在响应低温驯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以及对多胺合成分解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菜豆外施多胺缓解低温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低温驯化过程中2个品种叶片中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有明显增加,而精胺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在低温驯化过程多胺合成酶基因ADC表达量上升,ODC表达量变化不明显,SAMDC表达量升高,SPDS和SPMS在2个品种中表现不一致;多胺分解酶基因DAO和PAO表达量上升,SMO在2个品种中表现不一致.综上所述,腐胺和亚精胺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可能与提高菜豆苗期耐低温性有较大关系,并且它们的积累可能与ADC、SAMDS、DAO和PAO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菜豆种子在超干处理条件下抗老化能力,以菜豆品种‘将军’、‘紫冠’、‘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并对不同程度超干处理的菜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对老化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讨论菜豆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结果表明,‘将军’种子含水量降至5.78%~6.95%时,种子各指标在老化后保持在较高水平;‘紫冠’种子含水量为5.35%~6.89%时,老化后各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且差异显著;‘热那亚’种子含水量为5.01%~6.15%时,老化后各发芽指标、热稳蛋白含量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说明超干保存菜豆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硒对60Co-γ辐射下菜豆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的影响,以菜豆品种‘13-6-1-2’和‘紫冠’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喷施50 μg/mL的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研究60Co-γ辐射(120 Gy)下外源Se对菜豆的表型、抗氧化酶活性(POD、SOD、CAT)、丙二醛(MDA)、叶绿素以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60Co-γ辐射下外源硒显著提高了菜豆幼苗体内的硒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叶绿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外源硒可以促进菜豆的生长发育,提高菜豆自身的硒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缓解60Co-γ射线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80份不同基因型的菜豆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叶片冷害指数和电解质外渗率为指标进行了菜豆抗冷性鉴定。通过冷害指数指标鉴定出抗冷 性强的材料49份,抗冷性中等的材料15份,抗冷性弱的材料16份;验证了电解质外渗率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菜豆叶片低温下电解质外 渗率指标可作为菜豆抗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普通菜豆SSR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物育种中,SSR是主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及标记辅助育种的一项重要技术。以紫花、八月绿、将军、73-8、96-9、9z622等6个普通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建立适宜的SSR反应体系,对影响SSR-PCR扩增的模板DNA浓度、Mg~(2+)的用量、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5μL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的最适浓度为0.8ng·μL~(-1),Mg~(2+)的优化浓度为1.5mmol·L~(-1),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浓度为0.05μmol·(μL·min)~(-1),dNTPs的最适浓度为0.2mmol·L~(-1)。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发芽率,缓解吸胀冷害对菜豆种子的伤害。以低温敏感型菜豆"热那亚"种子为试材,设置CK(常温对照)、LT(4℃低温处理)和LT+Put(4℃低温处理时加入1 mmol·L^-1的腐胺(Put))3个处理,研究外源Put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冷害下,外源Put处理后LT+Put组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LT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7.12%、124.21%和191.99%;LT+Put与LT处理相比细胞膜透性下降,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O2^-、H2O2和MDA含量增加。说明外源Put的施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直接或间接调节ROS清除系统来提高菜豆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养鸡业的发展,针对当前国内鱼粉资源短缺的状况,探索一条解决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途径,我们于1989年9月24日至11月18日在铁岭市种畜场养鸡场做了酶解蛋白粉、高蛋白饲料喂肉仔鸡的饲养试验.1 试验材料与方法酶解蛋白粉由铁岭市肉联加工厂利用痘猪肉经酶解制成,高蛋白饲料是利用肉汤粉、肉粉、血粉、麦麸制成.营养成分见表1.1.1 试验鸡的选择与分组试验选用铁岭市种畜场红旗鸡场艾维茵商品一代公母混合雏,共951只,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均为238只,试验2组237只,经统计分析,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将军"和"太空将军"2个近似的菜豆品种为试材,利用SSR引物进行品种鉴定,以筛选分析品种鉴定所需要的引物,为菜豆种质资源的保存、品种的纯度鉴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6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3对作为鉴定上述品种的特异性引物。结果表明:利用PM1040、PM1050、PM1065 3对SSR引物可以对上述2个品种的随机或混合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