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建立同时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物(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沙拉沙星和洛美沙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考察了缓冲液离子浓度和pH、分离电压、运行温度等电泳参数,确立了最佳的电泳条件:缓冲液为10 mmol/L磷酸二氢钾-20 mmol/L硼砂(pH9.0,内含35mmol/L SDS),紫外检测波长278 nm,分离电压28 kV,运行温度25℃。结果表明,4种药物在8min内得到完全分离,分离度R为1.2以上。方法精密度(RSD)为0.22%~0.26%(迁移时间)和1.36%~2.39%(峰面积),回收率99.60%以上。该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3.
采用振荡培养实验研究了纳米Fe0对溶液中3,3′,4,4′-四氯联苯(PCB77)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PCB77起始浓度为5mg/L、溶液初始pH值为6.8,反应64 h后,纳米Fe0投加量为10.0g/L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仅为29.3%;纳米Si0投加量为0.5g/L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为67%;纳米Si0投加量为1.0g/L,即纳米Si0:纳米Fe0=1∶10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仅为22.2%。溶液中PCB77降解产物中除联苯外未发现其他降解产物,可能是PCB77在纳米Fe0表面连续脱氯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蕨菜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蕨菜 [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 var. latiusculus (Desv.) Underw. et Heller], 属凤尾蕨科,蕨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吉祥菜、龙头菜、锯菜等,不仅口感清脆细嫩滑润无筋,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分布在我国各地山坡、林边、荒地及沟沿等处,不受农药、化肥、城市污水、工矿废水的污染,属无公害绿色食品,是百姓十分喜爱的一种山野菜.国外将其列为健康食品,誉为"山菜之王".  相似文献   
5.
6.
张军  穆莉  檀华蓉  刘朝良  夏涛 《蚕业科学》2006,32(1):142-145
探讨了不同单因子对桑叶中黄酮成分浸提效果的影响。用80%乙醇作溶剂,原料质量浓度50.00 g/L,于70℃、pH 8的条件下浸提3 h并抽提2次的提取效果较好。以毛细管电泳仪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桑叶中的芦丁、槲皮素等成分,湖桑9001叶片中的芦丁含量高,湖桑32号的槲皮素含量高,10月份采摘桑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最高。芦丁、槲皮素等成分在桑叶中的动态变化: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钠-20 mmol/L的硼砂溶液(pH 8.62)作缓冲液,在25℃,20 kV的压力下电泳,245 nm波长处检测,线性关系良好,在8 m in内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7.
陈静  付梅臣  张伟  华蓉  陶金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97-99,150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河北省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潜力的角度对南堡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得出,南堡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三类工业用地扩展潜力小、二类工业企业入驻园区难以及公园和绿化用地规模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针对南堡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提出了提高南堡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调整开发区西部和北部边界、改善开发区投资软硬环境以及提高绿化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8.
鸡(土从)菌(Termitomyces spp.)是我国传统的典型野生食用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由于鸡(土从)菌无法人工栽培,年产量波动严重,市场价值较高,这导致了以假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并造成了我国鸡(土从)菌市场和科研领域的混乱。通过综述鸡(土从)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与白蚁的共生关系、食(药)用价值以及鸡地从菌栽培现状等,分析和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推动鸡(土从)菌人工栽培研究以及传播正确的鸡(土从)菌知识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整个鸡(土从)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姬松茸ZJJSR001菌株和AbML11菌株为材料,比较了菌株ZJJSR001不同潮次子实体及AbML11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姬松茸菌株ZJJSR001子实体除蛋白质、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与菌株AbML11无明显区别外,其余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菌株AbML11;同时,菌株ZJJSR001不同潮次子实体的营养物种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比较结果,可知姬松茸ZJJSR001菌株营养价值高且含量稳定,是可以作为规模化栽培的姬松茸菌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分析试验,对影响食用菌总汞含量测定准确度的关键试验技术点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并对各关键技术的影响贡献进行了合成评定。结果显示,测试液浓度、校正曲线和回收率检测试验是总汞含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最主要的来源。该试验方法下扩展不确定度为0.006 6 mg·kg-1,处于标准物质质量控制范围之内,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溯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