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卵的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园自然条件下桃小食心虫卵在果实上的分布状况调查,明确了在不同苹果品种、不同世代、不同卵密度情况下桃小食心虫卵的分布型,并确定了田间常规预测的理论抽样数量。桃小食心虫卵在苹果主栽品种国光、金冠树上的分布,不论其卵果密度高低、第一代与第二代均呈聚集分布类型,大多属负二项分布。其调查取样数量可由以下公式确定:  相似文献   
2.
双甲脒(amitraz)是一种广谱性有机氮类杀虫杀螨剂.我国已批准登记的有江苏省杨州市百灵农药厂、昆山化工厂、武进县第三兽药厂、天津人民农药厂生产的20%双甲脒乳油,以及德国先灵有限公司生产的螨克(商品名)20%乳油.该药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薰蒸作用,渗透力强;药效发挥受温度影响,在低温条件下药效缓慢,常温以上药效迅速;对活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苹果丰产优质,增加果园农药新品种,提高果树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3年和1984年应用日本住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速灭杀丁,对苹果桃小食心虫进行了室内杀卵测定、毒杀初孵幼虫残效试验和田间防治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证明,速灭杀丁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药效高,持效期长,还具有一定杀卵作用,田间防治保果  相似文献   
4.
天王星是杀虫杀螨合成除虫菊酯类农药。试验表明,10%天王星乳油10~30ppm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毒杀力强,残效期可维持10天以上;在苹果落花后施药,对苹果叶螨活动态螨药效高,其有效控制期在25~30天以上;在6~9月份桃小食心虫和苹果叶螨发生期施药,施药次数相同情况下,天王星乳油的保果保叶效果均明显优于常用浓度的对硫磷乳剂和三氯杀螨醇。  相似文献   
5.
梨大食心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有时为害非常严重。三年来在不同地区研究,初步明确了发生世代、田间发生消长及虫期历期,常因地而异。出蛰初期正是梨花芽萌动期,转果初期正是脱萼期,可根据物候期指示防治适期。室内药效测定结果:0.05%E 605、0.25%可湿性 DDT、0.14%敌百虫对幼虫有显著效果,0.0083%E 605、0.05%马拉松有极好的杀卵作用。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证明,在幼虫集中出蛰的地区,于幼虫出蛰初期至盛期(花芽萌动至花芽开放),喷布一次50% E605 1000倍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幼虫害果期喷布50%可湿性 DDT 200倍液;初孵幼虫害芽期喷布50%可湿性DDT 200倍液混加波尔多200倍液,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苹果产区,苹果栽培面积约600万亩,年产苹果20多亿公斤,是我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辽宁西部地区,盛产苹果,是渤海湾苹果产区的主要产地之一。当前,对这一地区苹果生产影响较大的病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叶螨)、卷叶虫(苹果小卷叶蛾、苹果卷叶蛾)、腐烂病、轮纹病和褐斑病等。生产上防治这些病虫虽有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中国果树所根据克服农药污染及残留毒害,提高防治效果和改进现有防治措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枣和山楂等果树的重要蛀果害虫。以往防治此虫使用的大宗农药对硫磷,防治效果虽然较好,但因其毒性大,使用不安全,加之残效期较短,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山东省烟台市京蓬农药厂最近生产了毒性低、残效较长的桃小灵乳剂。1992年我们应用桃小灵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对苹果的为害及其防治指标的制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
<正>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rm)是苹果、梨和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目前对此虫防治采用的树下撤六六六粉和树上喷对硫磷保护果实等办法虽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农药有污染环境,伤害有益生物以及对人畜毒害等缺欠,都是当前桃小食心虫防治上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应用昆虫性外激素作测报和防治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导较多,并且有的已取得了成效。关于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研究,日本于1976年人工合成了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1977年玉木佳男发表了该激素的化  相似文献   
10.
<正> 1983~1986年在辽宁省兴城市,对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的损失和树上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桃蛀果蛾产于果实上的卵量差异较大。果上有1粒卵者占61.11%~65.74%,有2粒卵者占21.69%~21.77%;有3、4粒卵者仅占2.04%~7.46%。国光和金冠品种从幼果期到果实成熟期,单果接1粒卵,果实被害率分别为88.9%和90.88%;接卵量增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