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明确贵州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种类,为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猕猴桃植株,利用改良的贝曼漏斗法分离根结线虫,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线虫进行鉴定.[结果]猕猴桃根系被根结线虫侵染后产生根结或瘤状物,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直径为0.5~1.0 cm;直径1.5~2.0 mm的须根受害较重,被侵染的须根产生单个或串生结节状肿瘤,瘤状物呈椭圆或近球形.猕猴桃根结线虫雌虫的排泄孔至头端的距离是口针的1倍左右,口针微微向背部弯曲,唇盘呈哑铃状,侧唇与中唇和唇盘分开,分界明显;雄虫唇盘大而圆,比中唇高,中唇外围圆滑,与唇盘分界明显.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群与GenBank的南方根结线虫MK784570、KP234265和KF041336等线虫的序列相似度达99%.[结论]侵染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猕猴桃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同时检测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水(1∶1, V/V)提取样品,经硅胶和活性炭混合物层析柱净化,HPLC-UV 检测,对甲维盐和吡虫啉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混合标样添加量为0.05~1.0 mg/kg 时,甲维盐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54%~86.60%和82.50%~96.21%,相对偏差分别为0.96%~3.30%和0.79%~3.93%;吡虫啉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25%~94.20%和90.52%~98.39%,相对偏差分别为0.71%~1.78%和0.80%~3.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2)采用该方法对2013年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吡虫啉的残留状况进行检测表明,施药5 d 后的番茄甲维盐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残留量为0.05~0.10 mg/kg;施药5 d 后,土壤中甲维盐的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04~0.08 mg/kg。两种农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在番茄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处理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猕猴桃根结线虫的药剂。采用田间药剂施用筛选的方法,研究了12.5%阿维·噻唑膦EC等7种药剂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药剂对猕猴桃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2.5%阿维·噻唑膦EC防治效果最好,药后45 d、180 d对根结线虫和二龄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40%、69.90%和83.83%、80.26%;10%噻唑膦GR与5%阿维菌素GR防效较好;2亿/毫升淡紫拟青霉+生物菌培养基B++(微生物肥)防效较差。12.5%阿维·噻唑膦EC、10%噻唑膦GR和5%阿维菌素GR可作为猕猴桃根结线虫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多杀菌素对小菜蛾的低剂量应激效应,采用多杀菌素LC25和LC50处理敏感小菜蛾3龄幼虫,比较其对小菜蛾及其子代雌虫的产卵量、卵体积及生殖力.结果表明:LC25和LC50处理后,小菜蛾雌虫的产卵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产卵量(110.19粒/雌),差异达显著水平,LC50处理的卵体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的(0.980 7×10...  相似文献   
5.
以"黔椒8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0(CK)、1.25、2.50、5.00、10.00、20.00mg·L^-1)对辣椒果实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宜浓度亚硒酸钠溶液能促进辣椒果实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形成,增加辣椒果实硒含量,减少镉铅的吸收,促进果实中微量元素的积累。以叶面喷施5.00mg·L^-1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喷施硒处理辣椒可提高单果质量7.28%、辣椒碱含量32.21%、总糖含量53.22%、维生素C含量33.9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2.84%。硒含量增加0.002~0.016mg·kg^-1、镉含量降低39.30%~58.37%、铅含量降低50%以上。综合试验结果,在显蕾期和初花期喷施亚硒酸钠溶液有利于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形成,以5.00mg·L^-1的喷施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6—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猕猴桃准透翅蛾、柳蝙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一年发生1代,5—8月为柳蝙蛾幼虫为害盛期;4—6月是猕猴桃准透翅蛾幼虫为害盛期。柳蝙蛾幼虫在3~6年生猕猴桃上为害较重,猕猴桃准透翅蛾对大于6年生猕猴桃为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乳油对柳蝙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乳油在药后5d对猕猴桃准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柳蝙蛾与猕猴桃准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_3)_2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他处理,分别达87.49 g、 1.72和213.54 mg/100 g。叶面喷施Ca(C_6H11O_7)_(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8.
探求不同施肥量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最佳施肥量,分析施肥量对猕猴桃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猕猴桃萌芽期一次性施入复合肥料0 kg/株(对照)、0.25、0.5、0.75、1 kg/株,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平均横、纵径,施肥量为0.75、1 kg/株的平均横、纵径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10%、12.55%、27.21%、13.08%,其中,施肥量为0.75 kg/株的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施肥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施肥量为1 kg/株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肥量为0.5 kg/株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45.29 mg/100 g;施肥量为0.75 kg/株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8%和6.04%,均高于其他处理。(3)整个生育期间,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总体均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及果实的氮磷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整个生育期内各器官氮含量顺序为叶>果,其中叶氮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氮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器官磷含量顺序为叶>果,叶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不同施肥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效果以施肥量为0.75 kg/株最佳;整个生育期间,果实干物质含量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氮磷含量为叶>果,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蚜虫虫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蚜虫虫生真菌种类与地理分布,对其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和侵染循环、田间流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蚜虫虫生真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出具生防能力的虫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辣椒氨基酸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氨基酸水溶肥在茄科蔬菜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T1(喷施0.3%KH_2PO_4)、T2(喷施氨基酸1600倍液+0.3%KH_2PO_4)、T3(喷施氨基酸800倍液+0.3%KH_2PO_4)、T4(喷施氨基酸400倍液+0.3%KH_2PO_4)、T5(喷施氨基酸200倍液+0.3%KH_2PO_4)和清水对照(CK)共6个处理,分别在辣椒的显蕾期和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采收后测定辣椒果实中必需氨基酸和部分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测量各处理辣椒农艺性状、外观指标和内在品质。【结果】与CK相比,T3处理的辣椒果实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呈上升趋势,只有酪氨酸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辣椒的株高、叶长、叶宽、单株挂果数、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辣椒的碱、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CK增加32.21%、53.23%、33.96%和32.84%,硝酸盐含量降低37.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其农艺性状、内在品质呈极显著(P0.01,下同)或显著正相关,与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辣椒显蕾期和初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水溶肥有利于提高辣椒果实的氨基酸含量,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尤其以喷施氨基酸800倍液+0.3%KH2PO4混合液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