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蚕桑生产──新浦村亩桑产茧突破二百公斤的技术探讨海盐县农林局张祖荣,费斯文,周均铭,陈福良海盐县通元镇新浦村原是嘉兴市和海盐县实施蚕桑“星火计划”的高产示范村,1993年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培桑和养蚕已达到亩桑产茧200公斤指标。...  相似文献   
2.
多花相思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多花相思茎段作外植体,采用在木本植物茎叶组培材料上经常采用的3种消毒方法,以及前人已在相思类植物营养器官组培上取得成功的4种芽诱导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材料消毒以1/800灭菌净10 min+75%酒精50 s+0.1%HgCl25 min处理效果最好;芽诱导和芽增殖都以改良MS+6-BA1.0+NAA0.2效果最好;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是1/2MS+IBA1.0。  相似文献   
3.
用贝利氏相思茎段作外植体,采用在木本植物茎叶组培材料上经常采用的3种消毒方法,以及前人已在相思类植物营养器官组培上取得成功的4种芽诱导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消毒方法效果都不错,只是75%酒精10 s+0.1%HgCl2 8 min处理出现少量污染;芽诱导以改良MS+6-BA2.0+NAA 0.2效果最好;芽增殖以改良MS+6-BA 1.0+NAA 0.2效果最好;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是1/2 MS+IBA 1.0.  相似文献   
4.
省力化饲养大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荣 《蚕桑通报》1994,25(1):31-32
近年来由于乡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养蚕数量不断增多,劳力矛盾越来越突出,利用下班搞农业,挤点时间搞蚕业在我县蚕区普遍存在,尤其是大蚕5龄期劳力矛盾更为突出,为了使蚕桑生产少投入、多产出、达到多养高产之目的,笔者在摘好小蚕少回育的基础上,对省力化饲养大蚕作了些研探,以解蚕农日夜繁忙之困苦.  相似文献   
5.
我公社共联大队胜利生产队,1976年饲养春蚕34张,单产96.61斤,其中头批30张单产超百斤,夏蚕6张单产65.91斤,早秋18张单产仅7.36斤,中秋30张单产55.53斤,晚秋6张单产63.31斤  相似文献   
6.
张祖荣  冉烈 《北方园艺》2010,(16):86-89
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访谈调查、实地调查和试验总结等4种调查方法,对三峡库区特有药用与观赏植物荷叶铁线蕨的濒危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荷叶铁线蕨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分布区域狭窄、适生环境稀少、有性更新困难、以及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等自身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其植株的私挖乱采,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仍然存在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农业风险本身的可保性差;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农民收入低,政府投入少;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等。我国农业保险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改进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建立有效的再保险机制;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实行以支持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使农业保险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9.
对四面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植被类型进行了典型样地的土壤调查,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演替序列中,随着进展演替的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而对于人工林演替序列而言,从幼林到中龄林、再到成熟林都表现为土壤理化性质的逐渐退化,从成熟林到过熟林土壤理化性质又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 ,表明 :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 83科、2 2 4属和 6 84种 (含种以下等级 ,不含栽培种 ) ;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 ,占总属数 5 8 33% ,热带成分占 36 5 6 % ;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 ,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 ;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分布交错 ,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寒种类及中国西南特有成分的增多 ,为“川西山地欧亚大陆热带、亚热带的高山温带成分的发源地”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