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花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就兰花的根、茎、叶、花和种子等方面的组织培养效率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作简要综述,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兰花遗传多样性、分类、基因克隆和遗传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黄蝉兰无菌苗的丛生芽为供试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08%、0.010%、0.030%、0.060%、0.120%、0.150%、0.200%的秋水仙素对其处理24、48、72 h。结果表明,以0.06%秋水仙素处理72 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变异率达62.5%,死亡率为22.5%;多倍体黄蝉兰材料在形态上出现叶色深绿、植株粗壮和叶片增厚等优良性状,同时气孔和染色体数目都有明显变化,可作为新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4.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兰属花卉虎雪兰组培原球茎为试材,采用玻璃化超低温法对兰花病毒脱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虎雪兰玻璃化超低温法脱毒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0.5 mol·L-1预培养4 d,然后在蔗糖0.6 mol·L-1加载液冰上处理50 min,之后转入PVS2溶液冰上玻璃化处理120 min,再液氮冷冻40 min,37℃水浴解冻3 min,最后卸载液(1/2MS+1.2 mol·L-1蔗糖)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原球茎成活率可达到65%以上,随机检测不同处理样品的脱毒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6.
以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组LED红、蓝、绿、白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1组荧光灯作对照,对组培苗增殖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RB(红:蓝=1:1)的白及组培苗增殖率最高,白及二倍体增殖率高于四倍体,分别为247.62%、157.14%。2RB(红:蓝=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率最低,分别为66.67%、42.86%。R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株高最高分别为40.27、44.13 mm;RBW(红:蓝:白=6:1:1)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叶长最长分别为78.27、108.73 mm,叶宽最宽分别为10.50、11.82 mm。RBG(红:蓝:绿=4: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假鳞茎直径最大分别为6.91,8.31 mm,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因此,1RB(红:蓝=1:1)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效果最佳,红光有利于白及组培苗株高增高,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蓝光有利于白及横茎、叶长、叶宽的生长,RBG(红:蓝:绿=4:2:1)的白及假鳞茎增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利用扦插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生产出优质的薰衣草苗,以薰衣草半年生枝条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部位插穗及不同浓度的NAA和IBA(0、20、100、300、500、800 mg/L)对插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以②园土∶草炭土=9∶1为插壤时地下部分生长最好;③园土∶生物碳=9∶1为插壤时地上部分生长最好,在扦插时应选择稍部的插穗,用300 mg/L的IBA处理插穗苗期生长效果最佳,后期生长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9.
碧玉兰试管植株辐射诱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及60Co-γ射线作为诱变剂对碧玉兰组培苗辐照诱变育种的反应。试验表明:碧玉兰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28.88Gy;在0~70Gy的范围内,碧玉兰的死亡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殖率与变异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利用云南元江低热河谷气候进行菖蒲冬季露地生产性栽培试验,证明具有开花早,花色好,新母球发育健壮以及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