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雨栽培葡萄采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露地栽培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600衄雨量以下地区栽培。自1990年代开始,南方开始架膜覆盖进行避雨栽培推广取得成功,欧亚种葡萄可以在南方各地,如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苍南县果树资源普查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普查缘由及方式 浙江省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隅,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时数1866.8h,年平均无霜期288d,年平均降雨量1768.9mm。这些独特的气候,使苍南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了一批水果产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苍南县四季柚种植面积1333hm2多,大面积发展时间在1980~1990年代,现已进入盛果、丰产期。由于成年结果柚树,花量特多、大,每株大致着花8500~13200朵,但最后只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果市场的不断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果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数量型消费转变为质量安全型消费,果实优质化、精品化成为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共同认知。苍南四季柚在1980-1990年代大面积发展时,由于成年树不多,缺少优良接穗来源,致使四季柚品种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到果农的经济效益。对产量和品质较差的树进行高接换种是优化果树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5.
四季柚幼龄树成花较早,一般种植后1~2年即能开花,但稳定结果要在7~8年之后,而在此之前往往只开花不结实,座果率低,为摸索四季柚幼龄丰产配套技术——保花保果途径,故开展了本试验。 材料方法 试验设在苍南县魁里中魁乡村相对海拔60米左右的缓坡地,土质为黄泥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10%,全N 0.17%,速效P 57ppm,速效K285ppm,pH 6.62;试验树为土柚砧5年生树,亩植40株;全年施肥4次,并采用人工抹除夏梢。试验设6个处理,即:  相似文献   
6.
木兰柚是我县地方良种,原产于苍南县桥墩镇仙堂村,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多为扁圆形,果肉粉红色,肉质嫩脆、化渣,果汁量多,甜酸适度、可口,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柚类的宝贵资源。一直以来该品种仅作为庭园式栽种,零星分布,品种资源十分有限,加上1980年代后期开始,农村建房砍柚十分普遍,到本世纪初,木兰柚成为濒危的树种。为挖掘保存地方良种,苍南县科技局于2007年下达了“木兰柚种质资源保存和产业化开发”课题项目。兹将2007"2010年木兰柚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为减少苍南县白沙枇杷裂果及病虫等为害,提高果实质量,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单层双色袋和蜡黄色袋对白沙枇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还可有效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木兰柚是苍南县地方良种,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现有面积667hm^2。近年来,由于连续受冻害、干旱、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以及果农缺乏一整套科学规范化的栽培技术,管理粗放,滥用无机肥料、化学农药等原因,造成木兰柚栽培面积逐年减少,品质下降,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木兰柚的效益。为了确保木兰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探索提升木兰柚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近3年来,通过对木兰枘适度修剪、增施有机肥、调控开花坐果量、果园覆盖、病虫害优化治理等技术的集成,进而提高木兰柚产量和改善木兰柚果实品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季柚是苍南县地方传统名果,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季柚也是浙江省苍南县效益农业的重点主导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四季柚主产区栽培总面积最多时5300多公顷,都已进入盛产期,近年来,由于连续受冻害、干旱、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