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甜菜单胚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雌性器官各部发育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甜菜雌蕊由3—5枚心皮合生而成,外形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各部解剖学特征:(1)柱头3—5枚离生稍向外生长,柱头正面由大量乳突细胞组成;(2)花柱短小,半开放形,开口较小,其内充满腺毛状结构;(3)半下住子房,心皮合生一室,在外侧愈合交界处,有发达的盘状蜜腺;胚珠1枚基底胎座,曲生形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蓼形胚囊,并有盲囊结构产生。研究表明,甜菜雄不育和可育的雌蕊、胚珠、胚囊形态结构相似,均可正常发育,两者均具有受精与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育出与国外引进品种具有竞争力的国产甜菜新品种,采用导入野生甜菜的高产及抗病基因、病地与非病地的双重胁迫轮回选择、甜菜母根分割、根形筛选等多种遗传改良技术,成功选育多个优良甜菜亲本品系.2004年以母本4N03408×父本2N03210按行比3:1比例配制甜研312杂交组合(代号04362),种子混收,是多胚三倍体杂交品种.该杂交组合特色是父母本均利用杂交一代,突出双交种的杂种优势.2007-2008年参加省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2010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全省8个点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3014.0kg/hm2,比统一对照甜研309增产13.7%;平均含糖率17.7%,略高于对照0.1度;平均产糖量7621.6kg/hm2,比对照提高14.6%.该品种达到了高糖、丰产、抗病的育种目标,适应种植地区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主产区.该品种已转让种子企业独家经销,是黑龙江甜菜产区近几年唯一推广的国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制优良单胚杂交组合,避免基因组成重复,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利用14对SSR引物对41对甜菜骨干单胚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共产生9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6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5.4条,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81.7%,平均遗传距离为0.357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996。不同品系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混合(0.7549)>兰45-46(0.7513)>兰71-72(0.7493)>兰19-20(0.7465)>兰85-86(0.7337)。根据UPGMA方法进行聚类,在遗传距离0.20处,可将82份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结果表明,供试的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品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之间的遗传基础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行目的基因克隆等进一步的研究,选育高产、高糖、抗病的新品种,由‘JV34-2’和‘2B023’杂交获得F2代群体200株甜菜为材料,利用123个SRAP标记和18个SSR标记,对甜菜的根产量性状和含糖率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软件QTL icimapping3.1,共检测出根产量和含糖性状的17个QTLs,定位于已构建的遗传图谱的6个连锁群中。根产量性状定位了7个QTLs,LOD值为2.5322~4.0098,可解释变异为4.5704%~12.3782%。含糖率性状定位了10个QTLs,LOD值为2.5385~10.8314,可解释变异为2.3482%~19.3828%。本试验是国内甜菜重要经济性状定位研究中获得QTL定位位点最多的。  相似文献   
6.
快速大量提取甜菜DNA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则东  韩英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07,(2):15-16,19
以甜菜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冷冻真空干燥将材料变成干粉,利用CTAB法对DNA提取程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甜菜DNA提取程序,既节省时间,又可获得高质量的DNA,可以满足SSR及SRAP扩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不同碱裂解法快速提取甜菜大群体D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尝试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提取甜菜干种子DNA,该方法不需要使用CTAB、SDS及其它提取DNA中需要使用的常规药剂,该方法仅需要使用NaOH一种试剂,提取几十份DNA只需要10几分钟的时间,并且提取的DNA完整性很好,完全可以满足甜菜SSR扩增的需要,为将来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伪性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则东  王华忠 《中国甜菜》2012,(3):72-73,76
系统地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快速繁殖、创造新种质以及种质保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甜菜组织培养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华忠  章珍  贺洋  岳洁瑜 《作物学报》2011,37(7):1219-1228
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提供的W7984×Opata85重组近交群体为材料,将白粉病抗性分解为互作早期不同时间点的乳突指数、乳突级别、吸器指数和二级菌丝指数等成分性状,在成分性状鉴定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分析和相关QTL定位。白粉菌侵染早期乳突指数和吸器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均受主效单基因的调控。数量性状分析共找到34个与抗白粉病相关的QTL (21个主效QTL),分布于小麦1B、1D、2B、3A、3B、3D、4A、4B、4D、5B、6A、6B、6D、7B和7D染色体上。位于7B染色体上的QTL(QPmPI16.tn-7B)对乳突形成的影响极为显著,贡献率达48.7%,促进乳突形成的等位变异来自Opata85。不同成分性状存在共定位的QTL。成分性状的特异QTL提供了更多的有关抗白粉病遗传机制信息。  相似文献   
10.
淳安是浙江枇杷发展新区。2008年底全县枇杷面积达到560.8hnf,其中软条白沙栽培面积246hnf,占枇杷总面积的43.9%,软条白沙以肉质细嫩、汁多、味甜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软条白沙枇杷着果率高,果实相对偏小,优质果率不高;若遇低温天气,花和幼果易受冻害:若果实成熟前高温或多雨,会出现果实日灼、萎蔫或裂果,造成枇杷商品性不高。为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园经济效益,2007-011年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