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菜豆分子育种及功能基因组学分析需要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菜豆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菜豆再生方法及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基于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不同途径菜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其次概括了农杆菌介导法在菜豆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受体外植体类型和外植体损伤、农杆菌菌株及菌液浓度、共培养条件(时间、温度、光照时间)、乙酰丁香醇浓度等。然后叙述了有关基因枪介导菜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菜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存在的难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建立菜豆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14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建立了特异性指纹图谱,以期为今后食荚菜豆的品种鉴定建立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菜豆种质资源的分类和筛选提供分子生物学的参考方法。结果表明:74对SSR引物中有18对引物在供试样品中表现出多态性,筛选出其中5对具有良好多态性SSR引物(BM200、PVBR269、PVBR6、BM141、BM154)用于构建指纹图谱,并对14个食荚菜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4时,14个食荚菜豆品种被分为2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黑珍珠"和"黄金钩"的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98。最终构建菜豆指纹图谱,对深入挖掘菜豆种质资源,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并对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