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5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鹅蛋荔”和“紫娘喜”原产海南省 ,因其果实特大 ,近年来在海南已逐渐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品种。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 (区 )也有试种。但在引种过程中 ,不少单位和果农将两者混为一谈 ,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或多名的现象 ,如把同一品种称为鹅蛋荔、紫娘喜和紫娘鞋等。据笔者近年在广东和海南两地的调查 ,发现广东所称的鹅蛋荔实际就是海南的紫娘喜。为此 ,本文拟对这两个大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 ,以便科研人员和果农识别。1 材料与方法  性状测试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果树试验基地 (海南儋州 )进行 ,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2.
珍珠番石榴是台湾省选出的番石榴芽变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薄,果肉厚、清甜、较细致且脆爽、酸味适中、无涩味,心小籽少,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坐果率高,产量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热带作物园艺所1999年6月引进种植,当年即开花坐果,每公顷产量4.2t,第2~5年平均单株产量25~30kg,平均每公顷产量12.6t。平均单果重233g。  相似文献   
3.
以杧果品种‘汤米·阿京斯’的叶片和果肉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和鉴定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分别检测出叶片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64和51种。果肉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和苯甲醛;果肉中所特有的且含量较高的香料物质为3-蒈烯和苯甲醛,二者含量占56.68%。对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香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包含14种香型,其中果香、松香和木香是最主要的香韵类型,对松香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包括α-蒎烯、β-蒎烯、3-蒈烯、月桂烯和α-水芹烯,其中3-蒈烯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省(市、区)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以及10余年的稳定支持、快速发展和经验积累,有效推动了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借鉴国家和地方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同学科间融合,跨地域跨单位资源有效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探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形势下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建设思路、有效承接、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探索构建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路径,以期为推动海南省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AACV-Rose、TMBX-1378、Cachaco三个国外香蕉品种的植株、吸芽、叶片、花穗、果实进行描述,旨在为下一步的多点试种提供前期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H2O2和NO对龙眼成花及AP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9年生‘石硖’反季节龙眼结合H2O2和NO促进剂及信号阻断剂喷施,分析成花及AP1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季节龙眼AP1基因在成花过程中表达量上升,而SNP和MV处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尤以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DMTU处理显著抑制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L-NNA处理对侧花原基形成时叶片AP1基因表达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对顶芽AP1基因表达影响不大。结合龙眼成花情况,推断加强NO、H2O2信号有助于促进龙眼成花,而阻断H2O2信号将抑制龙眼成花。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杧果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硬件平台、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杧果产业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世界和我国杧果地位、分布、规模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土壤与肥水管理、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运保鲜、产业经济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杧果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33个香蕉引进品种(系)和1个国内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4个品种(系)中扩增带数在4~17个之间,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3.05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21~0.91之间,平均0.78.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问遗传距离在0~45.53%之间,平均28.19%,说明引进的香蕉品种之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UPGMA聚类分析将34个品种分为A基因组和AB基因组为主的2大品种类群.检测出多个与我国早期引进的主栽品种巴西蕉和Williams遗传差异突出的引进品种,这为筛选鉴定出新的替代品种,以及进一步在不同类群品种之间进行杂交选育新的品种奠定了基础.洪都拉斯3号与M931之间,洪都拉斯1号和洪都拉斯2号之间没有区分开来,它们可能分别是同一克隆,或者是同一克隆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既是调控蔗糖合成的关键酶又是限速酶,为了研究其在芒果果实中蔗糖合成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从芒果果肉中克隆得到一个与蔗糖合成相关的基因,将其命名为MinSPS1,其cDNA全长序列为3 344 bp,开放阅读框为3 168 bp,编码1 05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118.13 k D,等电点为6.08,对MinSPS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与柑橘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采用qRT-PCR对该基因在后熟处理的贵妃芒果肉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完熟期贵妃芒果肉中表达量较高,而在青熟期表达量较低。本研究为深入了解芒果蔗糖合成的分子机理,进一步构建了p CAMBIA1301-MiSPS1过表达载体,为MinSPS1的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南芒果发展的前景和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海南芒果市场前景和竞争力,指出海南芒果产业的优势、市场定位、发展思路、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