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园艺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引起的侵染性病害。1868年葫芦科作物霜霉病首先在古巴报道,之后一直没有关于该病害的具体报道,直到1888年日本东京附近发现霜霉病为害黄瓜,1889年美国亦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