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建宁、将乐等县农民种植的姬松茸受盘菌危害逐年严重.报道该盘菌病的形态特征与发病症状,并对其发病原因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梨枝屑、金针菇菌渣、谷壳、稻草均是栽培大球盖菇良好的培养料,对上述原料通过合理配方有提高产量的作用,其中40%稻草+30%梨枝屑+30%金针菇菌渣生物学效率最高,达59%;冬春低温天气于覆草上加盖农膜保温有增加产量效应;菇田水分管理是否妥当,对大球盖菇产量影响至关重要,菇畦水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湿润但绝不能积水;在肥力较高的田中栽培大球盖菇,覆土中一般不需要添加肥料。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是福建省三明市主栽的特色食用菌品种,也是主要的出口品种,其主要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而水稻等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常常要施用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农药。为明确含有农残的秸秆对大球盖菇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大球盖菇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银耳的超声波介导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芽孢为实验材料,正交实验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间歇时间及功率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时间与间歇时间对质粒DNA和芽孢转化率都有显著影响;实验中质粒DNA转化率最高达到754.7个转化子/μgDNA,银耳芽孢转化率达到1.28‰;转化子的潮霉素抗性可达到200μg/mL,GUS检测阳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三安生物制剂处理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可降低子实体镉含量绝对值32%~46%,降低子实体镉相对富集率20%~32%;菌菇宝则仅降低相对富集率7%~42%,但增加子实体镉含量绝对值11%~40%;同时,2个生物制剂处理都有增加大球盖菇产量的趋势。大球盖菇对高浓度铅有限吸特点,覆土中铅含量不超过114.7 mg.kg-1,稻草中铅含量不超过39.6 mg.kg-1,子实体铅含量均低于0.75 mg.kg-1,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胰岛素基因的人工合成及转化银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CR法合成人胰岛素基因,克隆到pUC18载体上,经测序证实其碱基序列与人胰岛素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本实验还构建了银耳表达载体,由限制性内切酶介导(Restriction enzy me-mediated DNA Integration,REMI)转化银耳芽孢。随机挑取21个抗性菌落,转管繁殖2代后检测其GUS活性,实验结果:18个菌株阳性,3个菌株阴性。从这21个菌株中选取10个菌株,提取染色体DNA,用人胰岛素基因、GUS基因和Tnos序列的特异引物进行PCR,结果表明,这10菌株都能扩增出相应长度的特异片段,证明了它们是人胰岛素基因转化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三环唑等农药和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等肥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基本确定了这些农药与肥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PSA培养基中含有超过5.0 mg/kg的氯氰菊酯、5.0 mg/kg的毒死蜱、5.0 mg/kg的20%三环唑或2.0 mg/kg的75%三环唑均会抑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建议在大球盖菇绿色生产上要检测栽培材料农药残留及采用降低农残措施。  相似文献   
8.
银耳遗传转化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银耳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又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即可以大量人工栽培,又可利用其无性型(芽孢)进行发酵生产,如果能作为生物反应器将有特殊的优势。但是,银耳的基础研究甚少,目前还没有遗传转化及其相关报道。本实验对银耳的遗传标记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银耳转化载体选择和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银耳的诱变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对紫外线的效应为多靶单击类型,而对^60Coγ射线的效应为单靶单击。紫外线诱变获得2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I株T811经鉴定是肌醇缺陷型。突变体T811的生长迟缓期比野生型多3d,生长速度较慢。同时还提出了该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帘降温大棚反季节栽培玉木耳技术,填补夏秋季市场供应的空白。[方法]利用水帘降温大棚在夏秋季栽培玉木耳,观察记录玉木耳子实体原基分化生长、流耳(掉耳)状况,并测定产量。[结果]水帘降温大棚栽培玉木耳没有发生流耳,且耳片硬实,品质好,产量也较高,第一潮耳单袋最高产量达257.3 g。[结论]该技术对玉木耳产业化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