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3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吉塞拉6号砧木嫁接的甜樱桃品种萨米特为试材,研究了起垄栽培对树体的生长发育、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及树体流胶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促进了甜樱桃树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和果实品质,7年生树较4年生树的效果明显;同时起垄栽培降低了流胶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澳大利亚苹果、梨、葡萄、桃、李、杏、甜樱桃、柿、猕猴桃和越橘等主要落叶果树的生产现状及品种和砧木的选择、集约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模式和果品产后的处理等栽培特点。  相似文献   
4.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莓种植业起源于美国东北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增长。1930年仅有80hm^2投产.到1965年增长到8100hm^2.1982年蓝莓栽培面积达14810hm^2.1992年整个北美增加到21925hm^2.2003年达到36230hm^2。从20世纪初开始,蓝莓从美国传到了世界各地.荷兰(1923年)、德国(1924年)、新西兰(1949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甜樱桃促成栽培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该研究根据甜樱桃促成栽培特点,研制了一种双热源半自动控温甜樱桃促成栽培系统。该系统以煤、柴为燃料的地炕式加热炉为补充加热方式,结合太阳能调控温度。通过与传统大棚比较,分析了该系统对甜樱桃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 a应用甜樱桃促成栽培系统的大棚产量稳定在11 550 kg/hm2以上,优质果率超过80%,年经济效益比普通大棚高37%(2012年)和36%(2013年)。该系统采用半自动测控促成栽培环境,使环境因子的检测和报警实现自动化,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在甜樱桃促成栽培中推广应用,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苹果着色问题是影响我国许多产区苹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苹果着色相关基因MdMYB1(GenBank登录号:DQ886414)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出一个酶切位点为HaeⅢ的CAPS标记Mb2,该标记可用于区分杂交亲本‘富士’和‘嘎拉’苹果及分析其杂交后代植株。进一步利用Mb2标记对该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将77个后代植株分为2组,一组42个后代植株含有来自‘嘎拉’亲本的非红色性状等位基因以及来自‘富士’亲本的非红色性状等位基因或者红色性状等位基因,其果实颜色预测为非红色与红色或者非红色与桔红色;另一组35个后代植株含有来自‘嘎拉’亲本的红色性状等位基因以及来自‘富士’亲本的非红色性状等位基因或者红色性状等位基因,其果实颜色预测为桔红色与红色或者只有红色。本研究结果将为选育优质苹果新品种提供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核桃种质资源工作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国核桃种质资源的工作现状,包括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评价、规范与标准、共享利用等;根据目前核桃种质资源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保护珍稀濒危资源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高丛越橘(V accinium corymbosum)品种"喜来"绿熟期、中熟期和完熟期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差异很大.醇类、酯类和萜烯类3类物质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烷炔类物质的含量和所占比例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降低.高丛越橘"喜来"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包括(Z)-3-己烯-1-醇、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丁酸甲酯和 D-柠檬烯.果实发育到完熟时,这些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达到最高值,果实的特征香气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我省甜樱桃感染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CGRMV)情况,本研究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红灯"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CGRM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山东地区37份甜樱桃"红灯"样品进行RT-PCR检测,共检测出19份阳性样品。利用CGR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引物,从阳性植物样本中分离到约800 bp的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全长807 bp,编码268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CGRM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一致性为87%~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5%~99%。该结果表明山东地区甜樱桃生产园中感染CGRMV的病例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高灌蓝莓CB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1个高灌蓝莓品种为试材,克隆VcCBF基因,测序后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共克隆到123个非重复序列,发现120个SN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生频率为1/695bp,核苷酸多态性值(Pi)为0.01251。在120个SNP位点中,单态突变位点62个;简约信息位点58个,其中双突变55个,三突变3个。对其碱基替换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转换91个,颠换26个,转换与颠换的发生比率为3.5∶1。通过单倍型分析发现,21个蓝莓品种的VcCBF基因存在5种单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