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又名环柄侧耳.是侧耳属中最优秀的一个新品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柄洁白,菌盖扇形、肾形或圆形,青灰色。该菇不仅形美味鲜、肉质肥嫩,而且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20世纪80年代末该品种传到我国,经多年反复试验,人工栽培技术已口臻完善且能规模生产。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学名栎侧耳或裂皮侧耳,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菇、鲍鱼侧耳、高温平菇等,是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木腐性高温菇种。鲍鱼菇菌肉厚实,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其营养丰富,清香浓郁,具鲍鱼风味,口感独特,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夏季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北方地区最早从台湾省等引进鲍鱼菇菌种,并驯化培育成功适宜春末和夏秋季节出菇的品种。我所自2003年以来,进行了以作物秸秆类原料为主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120%以上,其病虫害发生极少。由于鲍鱼菇菇体韧性强,耐贮运,且出干率较高,干品质量佳,并可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效益好,利用夏季空闲大棚栽培鲍鱼菇产业化前景广阔。现将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4.
黄沙基质能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盐类累积现象的发生,实现作物高产稳产。新疆沙漠面积广阔,在设施大棚种植作物过程中,采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是新疆探索发展沙漠农业新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黄沙基质设施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育苗移栽、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新品种"梯灰1号"是由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栗树林下采集的野生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梯灰1号"子实体大朵、叠生、菇形较紧凑、菌柄短、扁平,多分枝,末端生匙状至扇形菌盖;菌盖表面黄褐色至深褐色,菌肉白色;菌孔近圆形至长椭圆形,菌盖边缘菌孔细小近圆形,近菌柄处菌孔粗大、呈长椭圆形,孔面白色。中熟、丰产、商品性好,适合在山东省春秋季林下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6.
黄春燕 《农村电工》2007,15(1):26-26
1 楼梯漏电 2005年8月某日,某用户家中一儿童赤脚在自家房屋内行走时,发觉底层楼梯第一阶梯处发热烫脚.该用户马上电话报告供电企业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棉花2个品种4水平种植密度的4个关键生育时期冠层反射光谱,应用微分技术处理棉花冠层反射光谱,提取了红边(680~750nm)波段范围的最大一阶微分值(Dr)和红边面积(SDr)参数。分析了棉花冠层红边参数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特征和棉花吐絮期的两种生长类型的冠层红边状况,表明红边位置可以指示它们的氮素状况。以新陆早8号的SDr为自变量与对应的LNA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SDr与冠层LNA达1%极显著相关(R=0.9186**,n=32),利用其构建的模型方程估算新陆早6号的LNA,实测LNA和估测LNA的估计标准差为0.8909g/m2,估算精度为88.1%(R=0.9277**,n=32),说明采用高光谱提取的红边参数信息是无损实时、快捷评价棉花氮素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纵观21世纪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前景,主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在新的世纪,要把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就必须要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机遇,结合国情,选准发展点,全力以卦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全民族对图书馆事业的新认识;(2)制定图书馆法;(3)发展图书馆现代化技术;(4)调整图书馆功能结构,实行“一馆两制”;(5)实施“知识工程”;(6)加强人才培养。以优越的基础条件,实现新世纪的历史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对从国内外引进、采集分离获得的64株白金针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特性、出菇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主流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均较近,新分离的菌株一般生物学效率较高,随继代保存时间的延长,生物学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川红一号、简阳红花以及来自32个国家的共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法国的PI253529的种子含油率最高,分别达32.68%和31.60%。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奥地利的PI253518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3.79%和81.67%。孟加拉国的PI401479油酸含量最高,达53.10%。综合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和亚油酸、油酸含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发现以加拿大PI559909和匈牙利的PI312275表现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种子含油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偏相关。油酸的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棕榈酸含量分别与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油酸含量则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