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78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78篇
  101篇
综合类   573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83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2.
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工艺、用途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工艺、主要用途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杜长约外三元杂交杜长荣两外一内三元杂交模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生长发育 ,饲料报酬 ,瘦肉率和经济效益方面 ,外三元比两外一内三元杂交分别高 6.5 4 % ( P>0 .0 5 )、7.5 6% ( P>0 .0 5 )、8.92 % ( P<0 .0 5 )和 1 1 .30 % ( P>0 .0 5 )。  相似文献   
4.
合作905番茄是以89-336为母本,以76-5-1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熟,红果、硬肉,果实圆形,VC含量109.4mg·kg-1,可溶性总糖2.44%,有机酸0.50%,可溶性固形物4.9%。耐贮运,常温货架期30d(天)不变质,抗ToMV、叶霉病。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全国各地保护地、露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5.
6.
以甘菊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Tail-PCR以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了甘菊ClERF1及其启动子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以及甘菊ClERF1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甘菊ClERF1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lERF1基因序列全长1 242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618 bp,可编码206个氨基酸。经理化性质分析,ClERF1分子量23 631.35 Da,理论等电点5.19,不稳定系数53.84,脂肪指数62.04,平均亲水性-0.786,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系统进化树表明,ClERF1与拟南芥At3g23240亲缘关系最近,属于ERF亚家族。qRT-PCR分析表明ClERF1在叶片中表达最高,其次在茎段中。该研究克隆了ClERF1启动子序列1 534 bp,主要包括低温反应和乙烯响应元件、生长素和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等。甘菊低温处理幼苗ClERF1表达量显著高于未低温处理的幼苗,其中5℃时ClERF1相对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2012年3月7日抚顺地区一次温度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情况,从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地面形势等方面对气象过程进行了概述,并从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因子方面对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奶山羊CIDEa基因序列并检测其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从奶山羊乳腺组织扩增CIDEa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IDEa在干奶期和不同泌乳时期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克隆测序得到奶山羊CIDEa基因CDS区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绵羊、牛、人和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6%、85%、85%。奶山羊CIDEa蛋白属于碱性、不稳定亲水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CIDEa蛋白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不规则卷曲组成。奶山羊CIDEa在泌乳前期、盛期和中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干奶期(P<0.05)。说明CIDEa可能参与奶山羊乳腺的泌乳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奶山羊乳腺组织中的功能及对乳品质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对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的山羊芯片,对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黄淮山羊进行基因型检测,质控后获得50 010个共同SNPs位点。通过群体分化系数Fst和XP-EHH,以黄淮山羊为参考群体分别对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进行选择信号检测,Fst和XP-EHH值的top 5%作为阈值。结果,利用Fst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501个候选基因,利用XP-EHH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145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SNPs在绒山羊基因组中受到较强选择。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21个候选基因,包括EXOC4、ASIC2、PCDH9、RHBDD1、IRS1和PDE10A等。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发现,绒山羊在驯化过程中其基因组很多与毛囊相关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选择。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绒山羊的选择进展,为中国绒山羊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缫丝废水为试材,利用盐酸、氢氧化钠、磷酸水解丝胶蛋白质,优化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蚕茧氨基酸原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解方法中利用盐酸的水解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中盐酸浓度6 mol/L,水解温度130℃,水解时间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