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绥农14大豆为试验材料,利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和不同生育时期断磷对大豆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高的供磷水平对大豆中前期植株磷浓度和磷素吸收促进作用明显,初花期(R1),大豆植株磷素吸收量随供磷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加;鼓粒初期(R5),当供磷水平达到51 mg/L时,再增加磷素营养已无明显促进作用;叶片和茎部磷浓度在磷素水平达到21~31 mg/L时,不再显著上升;到成熟期(R8),供磷水平达到31 mg/L,对大豆磷素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达到41 mg/L时,根部磷浓度不再明显增加。2)大豆产量和单株大豆粒数随供磷水平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供磷水平为31 mg/L处理产量最高,供磷水平为21 mg/L处理的粒数最多;供磷极低水平(1 mg/L)处理大豆植株处理粒数最少,节数也最少,百粒重反而最高。3)大豆鼓粒初期(R5)之前,磷素营养水平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之后是对磷素营养的非敏感期。V3~R1和R1~R5期间断磷,大豆节数和粒数减少,产量和磷素吸收明显下降,但对植株营养器官磷浓度无明显影响;R5~R7断磷处理影响大豆植株营养体、荚皮和子粒的磷浓度和磷素吸收量,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扶正解毒散在加强猪非特异性保护功能及促进生长速度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散对荣昌猪的血液生理指标和体重影响显著,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的保健药物在养殖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两步氧化法合成的基础上,对芋螺毒素TxID第2对二硫键形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包括有无氮气保护、氧化试剂中碘的浓度、三氟乙酸(TFA)含量、氧化时间等多个参数,研究其对TxID氧化折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保护有利于TxID的氧化折叠,碘浓度需5~10倍于巯基浓度,TFA含量对氧化折叠影响不明显,氧化时间约5 min为宜。  相似文献   
4.
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20种海南产芋螺的27个性状特征分别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据此对芋螺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Q型聚类分析可将20种海南产芋螺分为二大组3个亚组;利用R型聚类分析可将27种性状特征分为2个大组;主成分分析反映出芋螺分类的重要特征是贝壳大小、内唇和壳口特征;基于芋螺前3位主成分基础上的三维图与聚类分析结果图一致。聚类分析树状图较好地反映了20种芋螺之间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有助于选择关键而重要的芋螺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5.
杭冬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26-11827,11829
论述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等发展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构建切花菊矮化盆栽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矮化生产的切花菊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矮化盆栽试验对10个切花菊品种的14个评价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切花菊矮化盆栽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结果]确定了1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花色的权重最高(0.256 3),其次是株高(0.242 9),第3为重瓣性(0.119 7),其他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排序为冠幅、叶数、花朵繁密程度、激素敏感程度、茎粗、花梗长、自然花期、曲直性、短日照敏感程度、病虫害敏感性、低温敏感程度,权重值分别为0.086 8、0.064 9、0.053 5、0.040 4、0.037 7、0.025 0、0.023 8、0.022 3、0.013 9、0.008 1、0.004 8。[结论]各个品种的综合得分排序为粉樱(4.421 1)、新台红(4.179 5)、绿菊(4.004 7)、紫莲(3.956 5)、粉丝猫(3.542 3)、粉瓣(3.552 1)、卡迪娜(2.706 9)、kord(2.330 7)、紫唇(2.280 7)、一点金(1.797 7)。  相似文献   
7.
3种化学物质诱导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类化合物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诱导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化合物均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诱导抗病作用,苯酚、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分别在1,0.01和5 mmol/L时诱导的保护率最高,分别达到43.21%,40.72%和28.75%,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上述浓度的3种化合物诱导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大幅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可能通过增加马铃薯体内POD和PAL的活性来发挥其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磷素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砂培方法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磷素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根瘤固氮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根瘤固氮和产量均随磷素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呈单峰曲线变化,营养液磷素浓度31mg/L左右时达到峰值,当营养液磷素浓度达11mg/L时,再提高磷素浓度对大豆根瘤固氮率无明显促进作用;而对于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根瘤固氮量和产量,只有当营养液磷素浓度达到21mg/L时,再提高磷素浓度才无明显促进所用,表明满足根瘤固氮的磷素营养水平较产量形成的水平要求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四省(区)葡萄根围螺旋线虫种类记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描述了采自陕西、山东、广西、宁夏 4省 (区)葡萄根际的 6种螺旋属线虫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外异螺旋线虫 (H exallus)、双角螺旋线虫 (H .digonicus)、H .digitiformisH .platyurusH .multicinctus。其中后 4种螺旋线虫均为我国葡萄上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使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离心柱法和磁珠吸附法,分别从菖蒲芋螺毒腺、肌肉及肝胰脏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与脉冲场电泳(PFGE)对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分离,并检测提取DNA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同时,对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提取基因组DNA,其中CTAB法和离心柱法提取的毒腺DNA纯度高,产率大,可用于后续实验,而磁珠法产率适中且纯度不高,但离心柱法的DNA片段较小,大多在9 kb以下,而CTAB法提取的DNA片段较大,获得的20 kb以上的大片段量较多,更适合于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3种芋螺组织中,肝胰脏产率最高但片段弥散有降解,毒腺DNA片段较大且集中,产率也较高,而肌肉的DNA片段产率最低且片段较小。因此,用CTAB法提取菖蒲芋螺毒腺的DNA更适合构建大片段基因组DNA文库。筛选高质量的菖蒲芋螺的DNA,利用优化的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分离回收,获得了不同大小片段的DNA,为后续菖蒲芋螺不同载体系统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