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促进干旱区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选取1991、2001、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Iandsat TM/ETM),通过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巴里坤湖区面积进行水体判识与水域面积计算,探讨湖泊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在1991年为97.47km2,2001年湖泊面积为45.65km2,2010年36.18km2,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是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西部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示范区采集表层土壤84个,进行了土壤盐分、有机质、pH值和电导率等指标进行实验和统计学分析,探索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盐渍化明显,主要为硫酸盐和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化。盐渍化程度主要为轻度、中度盐渍化。示范区西部,盐渍化程度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趋势。东部受洪积扇微地形起伏变化的影响,盐土呈现点片相间分布的格局。中部在垄状隆起区域盐渍化程度较重,两边洼陷部分盐渍化程度较轻。示范区土壤盐渍化过程受地下水、原始地形起伏、原生盐分和人工灌溉等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平整土地、灌排结合、林草间作是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干旱区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选取1991、2001、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Iandsat TM/ETM),通过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巴里坤湖区面积进行水体判识与水域面积计算,探讨湖泊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在1991年为97.47km2,2001年湖泊面积为45.65km2,2010年36.18km2,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是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伊犁可克达拉剖面有机碳、碳酸钙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位于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中部的可克达拉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和碳酸钙的组成变化。该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02g/kg~4.97g/kg,平均值2.52g/kg,标准偏差1.04g/kg,变异系数41.3%;碳酸钙含量变化范围为8.71%~15.99%,平均值13.44%,标准偏差1.94%,变异系数14.4%。整个剖面有机碳的含量较碳酸钙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二者随剖面深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比较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异。对有机碳和碳酸钙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了0.01极显著水平的检验,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498。结合两种物质在剖面不同深度的含量变化,探讨了它们所对应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有机碳、碳酸钙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分析沙漠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影响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天气动力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柴达木盆地内近57 a来降水量变化与太阳黑子、北极涛动(A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因素间的关系,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对盆地内8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近57 a来盆地内降水量年平均增加0.628 mm,夏季增加0.423 mm,夏季降水占全年总增加量的67%,年降水量存在2~3 a和1 a的显著周期。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存在近似正相关的8~12 a的主共振周期,降水量滞后1.2~1.8 a。年降水量与AO主要存在近似正相关的2~3 a和1~2 a的共振周期。年降水量与ENSO存在近似负相关的3 a和近似正相关的5~6 a的共振周期。表明盆地内降水与其天气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周期尺度上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风沙地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是典型西风带半干旱气候影响下发育的固定半固定河谷型沙漠,沙物质、风动力、河流作用和植物条件对风沙地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该沙漠主要风沙地貌类型为抛物线沙丘,其分布面积占整个沙漠的80%~90%以上,这类沙丘是在水分和植被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发育的。最近200多年来人类活动对沙漠天然植被强烈干扰,导致沙漠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抛物线沙丘发生形态变异,次生沙丘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局部演变为类似梁窝状的沙丘地或横向新月形沙丘链,整个沙漠的流动性有所增强,风沙灾害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谷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粒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林示范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84个,测试分析了土壤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结合示范区土地利用现状,采用空间异质性方法研究了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的粒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机械组成以粉沙和黏粒为主,其中粉沙和黏粒含量属于弱至中等变异强度;由东南向西北,平均粒径表现为振荡变小的趋势,频率曲线依次为正偏、近对称、负偏的空间格局。母质、地貌等结构性因素是控制研究区表层土壤粒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人为的农林垦殖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加剧了示范区表层土壤粒径的结构变化。其中,低洼区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中的黏粒含量增加,土壤板结现象加重,诱发了土壤次生盐渍化,这是新垦荒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农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