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季兴祥 《湖北植保》1995,(4):101-101,2
沙洋农场1994年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沙洋农场植保站季兴祥1994年沙洋农场稻飞虱是有史以来比较重的一年,仅次于1991年,其中所属的苗子湖农场、三农场、马良农场及漳湖岛农场等农场发生量超过了1991年,全年累计发生面积0.67万hm’,全年访治...  相似文献   
2.
棉盲蝽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地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地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寄主或食料来源;防治棉铃虫药剂的大量使用,使棉田天敌大量死亡;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棉盲蝽的越冬死亡率大大降低,致使棉盲蝽的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地棉田90年代仅次于棉铃虫的第二大害虫。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且持效期短,各代发生盛期需多次施药,才能控制棉盲蝽为害。为了探索既对天敌安全,又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为害,且成本较低的防治棉盲…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水稻抛秧田恶性杂草主要有稗草、水莎草、异型莎草、矮慈姑、鸭舌草、牛毛草、野荸荠、千金子和慈姑等,局部田块双穗雀稗、萤蔺、田字萍等亦严重发生。对目前水稻抛秧田使用的20多种上除草剂及混用西方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农思它、金满地、超级扫Fu特、农家富1号和抛秧一次净等对三类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其总体防效均在90%以上;混用配方禾大壮+水星、草克星+广灭灵、禾大壮+农得时、农得时+广灭灵和禾大壮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营养钵棉田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着重探讨了化学农药防治营养钵棉田杂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不仅可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缓解水稻插秧期间与棉花营养钵移栽等争劳力的矛盾,有利于集中大部分人力抓经济作物(棉花等)的田间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水稻栽培制度的改变,使水稻病虫害的发...  相似文献   
6.
苗子湖农场棉花芦管育苗移栽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  季兴祥  董美林  李晗 《中国棉花》2000,27(11):32-33
为了解决营养钵育苗移栽占用苗床面积大 ,耗膜多 ,制钵和栽钵耗费劳力多等问题 ,1 998~1 999年我们对棉花采用芦管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芦管育苗移栽 (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 )的优点1 .1 可节省大量人工。做营养钵 ,每人每天平均可做 80 0 0个左右 ,每公顷大田需做钵 9万个 ,需人工1 1个 ;每公顷大田需要苗床面积667m2 ,准备此苗床需要人工 1个左右 ;加水、点子、盖土和盖膜等工序约需人工 1 5个 ;营养钵移栽每公顷约需人工 2 1个。这样 ,从准备苗床到移栽大田 ,每公顷共需要花费人工 48个。采用芦管育苗移栽 ,…  相似文献   
7.
1994年沙洋农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沙洋农场植保站季兴祥沙洋农场地处荆门市和荆沙市五县市交界处。棉铃虫在我场属常发性害虫,70年代初期,棉铃虫在我场曾经大暴发,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发生量有所下降,到90年代,棉铃虫的发生又明显回升,1992年...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发生特点及特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了解了沙洋监狱农场水稻田稻飞虱的全年田问消长动态,总结了2006年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分析了稻飞虱特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防治稻飞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棉花红铃虫药剂防治试验沙洋苗子湖监狱生产科(431711)季兴祥棉花红铃虫历年在我地发生量大,为害重,尤其是第三代红铃虫在棉花生长后期发生为害,形成僵瓣、黄花等,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较大。但许多人对红铃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弄清棉花红铃虫...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不仅可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缓解水稻插秧期间与棉花营养钵移栽等争劳力的矛盾,有利于集中大部分人力抓经济作物(棉花等)的田间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水稻栽培制度的改变,使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针对近年来抛秧田病虫发生的特点,我们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