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明确烟草疫霉对魔芋的致病性,为其引起的魔芋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分离鉴定的5株烟草疫霉菌,在温室和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植物活体和离体接种法进行致病性鉴定。【结果】5株疫霉菌对魔芋均表现出相似的强致病性,发病率达到100%。实验室致病性鉴定表明:疫霉菌株Ps1对叶片(病情指数98.33)和根部(病情指数94.07)致病力显著高于球茎(病情指数78.33)和茎秆(病情指数71.11);在辣椒果实、马铃薯叶片、大豆和烟草茎基部分别接种Ps1菌株,不同寄主均出现明显病斑,其中疫霉菌对马铃薯的致病性(病情指数60.67)最强,对大豆的致病性最弱(病情指数32.59)。【结论】疫霉菌不仅对魔芋的不同部位有较强的致病性,还可侵染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海南省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是否可行,对林下套种马铃薯进行产量和品质初评;并对不同种植密度马铃薯长势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品种合作88折合净种产量为25 983.90 kg/hm2,与云南勐海净种差异不显著,而丽薯6号产量为20 155.35 kg/hm2,显著高于勐海净种;胶林下套种可显著提高合作88干物质含量;合作88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20 cm,行距30 cm,丽薯6号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30 cm,行距30 cm。说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存在较大可行性,这为橡胶林下复合种植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致病链霉菌种类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Streptomyces spp.)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自2013年从云南省13个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疮痂病病样,共分离到200株链霉菌,通过温室盆栽致病性试验筛选出67株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致病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引起云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为10种链霉菌,分别为S. caviscabiesS. anulatusS. scabiesS. turgidiscabiesS. acidiscabiesS. europaeiscabieiS. luridiscabieiS. enissocaesilisS. griseusS. aureofaciens。其中S. enissocaesilisS. anulatus为优势种群,S. caviscabiesS. anulatusS. luridiscabiei为国内首次报道的病原菌。因此,认为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4.
以干旱敏感品种SN14和耐旱品种HN64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于大豆三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调节剂对大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S3307处理的两品种株高均小于CK,显著增加了两品种的茎粗、根长和根干重,增强了植株抗旱能力。在轻度(60%~70%)、中度(50%~60%)和重度(35%~50%)干旱胁迫条件下,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减少51.10%、31.13%、46.03%和49.00%、12.00%、42.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8.96%、4.74%、7.87%和15.23%、14.01%、7.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5.22%、4.66%、2.24%和8.00%、7.59%、3.61%。综上所述,三叶期喷施烯效唑能够提高大豆苗期的抗旱能力,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