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d1基因存在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在侵染昆虫表皮时起到了吸附性作用。为获得高纯度MAD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以便深入了解其功能,本研究从金龟子绿僵菌中克隆出Mad1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表达形式分析,经IPTG诱导及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免疫家兔制备抗体,最后利用Western印记检测抗体特异性。经Western印记检测表明抗体特异性极高,诱导表达及纯化制备出高纯度MAD1蛋白产物,并获得效价为1∶12 800的多克隆抗体,为Mad1基因功能验证及分子检测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监测与入侵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利用多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甲虫识别、危害及防控技术宣传,增加东北地区马铃薯产区对马铃薯甲虫的认知程度的基础上,于2009和2010年度,在我国东北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立了马铃薯甲虫监测点32个,调查面积439 hm2,监测面积193万hm2,未发现马铃薯甲虫。根据马铃薯甲虫发生及传播特点,以及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入侵的风险性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公主岭霉素对水稻发芽率和幼苗建成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及其不同施药方式下公主岭霉素在室内模拟条件中水稻育秧期生长指标的差异,初步确定了不同施药方式的最佳施药量,并在实际生产中从幼苗长势和苗期主要病害发生状况两方面综合考虑,探讨了公主岭霉素在水稻育秧期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公主岭霉素在水稻育秧期施用,对水稻幼苗建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株高的提升上,对根的伸长略表现出抑制作用,对苗鲜重和根鲜重影响不显著,其中对于株高的影响以2 000倍稀释液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比清水对照提高26.09%,比芸苔素内酯1 000倍稀释液提高17.57%;比较公主岭霉素浸种、喷施和拌土三种不同施药方式,公主岭霉素最适施药量略有不同,公主岭霉素拌土最适比例为1∶1 000~1∶1 500,浸种最适浓度为500倍稀释液,播种后喷雾浇灌最适浓度为2 000倍稀释液。大棚生产性育秧公主岭霉素最适施药浓度较实验室模拟条件略高。公主岭霉素在水稻育秧期施用对于苗期恶苗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中对恶苗病的防效最高为65.50%。  相似文献   
4.
利用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对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49株寄生亚洲玉米螟的球孢白僵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ITS序列分析表明,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无关。分别根据9个采集地,以及寄主化性类型划分供试菌株类群,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地理类群中榆树地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双辽地区最低;双辽和通化地区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梨树和通化地区间的遗传距离最大。根据寄主化性类型划分类群得出一代玉米螟分离菌株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一代兼二代区最低;一代兼二代区菌株遗传分化系数最高,而一代区和二代区的遗传距离最大。由此可见,吉林省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群的异质性较强,遗传多样性同地理位置无关,与寄主化性类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套保持系材料(JLCMSl)的黄化苗为材料,纯化得到线粒体.低熔点琼脂糖包埋线粒体成胶块,消化裂解后用HindⅢ部分酶切,通过脉冲场电泳回收40~60kb酶切片段.将回收产物连接到载体pIndigo-BAC 5,通过电击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获得的BAC文库包含2 000个单克隆,平...  相似文献   
6.
白三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作为优良牧草和地被植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耐盐碱、干旱能力差等原因致使应用受到广泛限制,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白三叶种质创新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为开展白三叶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近30年来有关白三叶组织培养、转化方法、转基因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PD培养液为测定培养基,对一株铰链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26℃,160 r/min,装液量120 mL/250 mL,培养72 h时菌丝干重量最高。使用超声波破碎法,从所培养的铰链孢属真菌中提取到分子量为42~43kD的激活蛋白。  相似文献   
8.
球孢白僵菌分离培养基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理想的白僵菌分离培养基,以PPDA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通过观察白僵菌和杂菌在不同抑菌剂和不同抑菌剂浓度的菌落数,筛选出白僵菌生长良好,杂菌被尽可能抑制的培养基配比。结果表明,在PPDA培养基中添加70 mg/L的多果定,125 mg/L头孢霉素和138 mg/L硫酸卡那霉素为最适筛选培养基。用筛选出的培养基检测白僵菌悬乳剂和颗粒剂在田间施药后30天内的含菌量变化,发现在空气中孢子含量,白僵菌悬乳剂比颗粒剂含量更持久,证明本研究获得的筛选培养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RT-PCR方法,从对蚜虫高抗的多年生野生大豆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2n=78)未成熟子叶中扩增到了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同源基因单一目的片段,该基因和蛋白分别被命名为KTiPW54和KTiPW54。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654 bp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218个氨基酸残基,编码的蛋白与栽培大豆(G.max)、野生大豆(G.soja)、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的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编码蛋白高度保守的区域一致。将KTiPW54编码区克隆到表达载体pTWIN1,在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769抑菌谱及液体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体抑菌实验表明,放线菌769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的抑制活性。不同种类病原菌对其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玉米大斑病病菌、高粱散黑穗病病菌、玉米穗腐病病菌、葱紫斑病病菌、番茄炭疽病病菌等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抑制效果。同时,首次对放线菌769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通过比浊法、测菌丝体干重法、抑菌圈直径等方法,测定了放线菌769的生长曲线。其在YEME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时的生长曲线,0~36 h为生长延迟期,36~84 h为对数生长期,84~108 h为稳定期,108 h以后为衰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