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现行经济学理论界对森林价值的评估,针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征,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两方面对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效用论、边际效益论等理论,根据实地情况,运用支付意愿法、补偿法、替代法等,从森林的实用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评估方法概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行经济学理论界对森林价值的评估,针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征,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两方面对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效用论、边际效益论等理论,根据实地情况,运用支付意愿法、补偿法、替代法等,从森林的实用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评估方法概述.  相似文献   
3.
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编码抗菌代谢产物的基因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以‘苏玉29’‘、苏玉3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7个缓释肥水平(N0、270、315、360、405、450、495kg/hm2),研究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施用量增加,两品种(‘苏玉29’、‘苏玉30’)氮素积累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均呈单峰变化趋势,在N405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且‘苏玉29’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苏玉30’。百千克籽粒需氮量随缓释肥施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N405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而每千克氮生产籽粒量的变化规律相反。随着施氮水平提升,玉米偏生产力降低。最高产处理下,茎、叶、鞘氮素转移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回归分析表明,成熟期叶片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29’高产,苞叶和穗轴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30’高产。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品种在N405kg/hm2时产量最高,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最高,茎、叶、鞘的氮素转移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协会是今后土地管理发展的走向和必然,笔者以直里村"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为例,调研其职能、存在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试材,采用LED精准可调人工气候箱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1.4∶1(R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福鼎大白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呈味氨基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降低了实际光量子产量[Y (Ⅱ)],蓝光升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α)和潜在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max),红蓝混合光降低了Y (Ⅱ);从处理时间比较,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α、rETRmax和强光耐受能力(Ik)在各种光照射下均表现先下降后升高最后下降的趋势;对氨基酸含量影响表现为红光增加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甜爽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增加甜爽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因此,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板栗的嫁接换种技术肖尧誌(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乡农技站343811)目前,由于调种的失误或受骗,许多地方栽植了大面积的实生板栗,以致迟迟不能投产和低产质劣,万安县潭口板栗基地针对这一现状,对四五年生的实生板栗树大胆地进行了两次主枝挖骨嫁接换种,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高产春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春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早、中、晚3个播期以及直播、移栽2种播种方式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播期对高产(≥13 500kg·hm-2)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可避开苗期飞虱、开花期高温高湿等不利环境,保证灌浆期较理想的光合条件,稳定总穗数,并促进大穗的形成;在相同密植条件(82 500株·hm-2)下,播期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主要在于增加千粒重,同时增加或稳定总穗数;早播和乳苗移栽促使春玉米开花期叶片有着较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较小的灌浆期下降幅度,并保持灌浆期有着较大的光合速率,而胞间CO2浓度变化规律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9.
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玉米超高产栽培,回顾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发展,阐述超高产群体形成的产量构成特征、营养特征、株型特征、光合特征等。增大群体密度、提高穗粒数、增加总穗数是目前提高玉米总产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地力条件,肥水运筹对玉米超高产的实现更关键;耐密、高抗、株高在240~280 cm株型的品种光能转化率较高,易取得玉米群体的超高产。分析超高产玉米群体形成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开展玉米超高产群体栽培生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亚麻立枯病发病条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立枯病是苗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亚麻幼苗感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或枯死,严重造成田间缺苗,影响亚麻产量和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