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利用具有35a的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原化肥处理改施有机肥,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增施有机肥,分析增减施有机肥后耕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有机碳(TOC)及其组分和铁铝氧化物的变化与作用关系,探究胶结物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CF)及常量有机肥(NOM)处理增施有机肥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变化不明显,易氧化有机碳(EOC)分别升高87.44%和20.53%;高量有机肥(HOM)及NOM处理减施有机肥后,MWD分别显著降低8.39%和6.80%,高改化(H-C)处理的TOC、轻组有机碳(LFOC)及粗颗粒态有机碳(cPOC)含量显著降低,而常改化(N-C)处理的TOC及其组分变化不明显。无论增施还是减施有机肥,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唯一直接影响因素;影响MWD及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的效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游离氧化铁、络合态铁。因此,大于0.25mm大团聚体在红壤性水稻土的团聚体稳定性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机碳活性组分对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破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1水稻旱育秧田种苗期病害防治问题 水稻旱育秧田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由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引起)、青枯病等.水稻旱育秧田育苗常采用药剂浸种、消毒、床土调酸、施肥和苗期喷药等措施防治病害和培育壮秧.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不同兽用狂犬病疫苗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免疫犬的效果,该试验设计6组免疫程序,每组试验犬20只,分别使用A (Flury株)、 B (PV/BHK-21株)、 C (CTN-1株)三种不同毒株的狂犬病灭活疫苗对试验犬实施免疫,在完成免疫后的第14、 28、 90、 180、 270、 360天采集血清检测狂犬病抗体合格率及抗体滴度。结果表明,A、 B、 C疫苗一般副反应总比例分别为2.5%、 0.83%、 3.33%,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83%~93.33%、72.5%~94.17%、 69.17%~90.83%。一次免疫的养殖场犬和农村圈/拴养干预犬的最高抗体合格率均达到100%,二者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77.5~83.33%、 77.5%~80.83%。所有试验组免疫后第1~28天狂犬病抗体快速上升,至第90天达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至第360天抗体合格率降为50%~80%。因此,三种疫苗均安全可靠,试验批次的B疫苗免疫副反应、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强抗体阳性率、中抗体阳性率优于试验批次的A、 C疫苗,在免疫抗体快速上升期通过圈/拴养干预的农村犬可形成较好保护屏...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害的防治经历了见病施药,重治轻防,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阶段.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病害防治依然停留在见病施药、重治轻防阶段.作物营养平衡是病害防治的基础,不合理的施肥导致营养不平衡,植物细胞饥饿,发生病变,自卫、免疫力下降,功能减退,植物不耐病、不抗病、易感病,作物病害防治应该走健身防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密度水平(4.5×104、5.25×104、6.0×104、6.75×104株/hm2)对旱地春玉米形态指标、灌浆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株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营养物质向子粒转运的效率降低。不同处理下产量受有效穗数的影响较大,随着密度增大,群体有效穗比例由77.00%降低至69.00%;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共同影响百粒重,密度较低时,子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所用天数提前,有助于子粒灌浆过程提前完成;随着密度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均表现为增大趋势,百粒重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本试验中种植密度为4.5×104株/hm2左右时,可以较好地协调玉米群体和个体生长关系之间的矛盾,实现子粒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条件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甲醛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率达88.89%,冬孢子在麦芽糖和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84.49%。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冬孢子萌发率差异较大。冬孢子在28℃时最适合萌发,达89.67%,在pH为7时萌发率最高达89.02%。  相似文献   
8.
种兔业是养兔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种兔健康直接影响肉兔、兔皮等产业链经济效益。文章从引种、繁育、营养、疫病、免疫五个方面论述了种兔健康管理的技术要点,以期解决养兔业发展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2,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反向PCR技术扩增出9株PCV2流行株的全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9株PCV2的基因组全长为1768bp或1767bp,同源性比较发现,本研究的9株PCV2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6%~100%,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PCV2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5.1%~99.8%,与法国和新西兰代表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代表株的亲缘关系较远。所得9株PCV2的ORF2核苷酸及其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1%~100%和91.8%~99.6%,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环境、人畜不安全。本试验从生物防治角度解决此问题。试验采用土壤诱捕法、菌核内生菌分离法及土壤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对大豆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共15株,其中以"克H3"菌株对菌核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皿对峙培养时抑菌圈直径可达11.4 cm。同时对"克H3"菌株的形态、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