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肃省森林资源禀赋与贫困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SPSS统计软件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为工具,以森林资源丰富县和贫困县的相关数据为指标,分析了甘肃省森林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森林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污水灌溉区为例,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干旱荒漠区山地园林污灌区土壤中的6种土壤养分指标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6种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在8.34%~39.68%之间,全N、全P、速效P服从正态分布,全K、速效N、速效K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所有养分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都在25%以下,说明结构性因素控制这些养分的含量分布,导致样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作用强。土壤养分的相关距变化范围为19.1~116.7 m。因为灌溉污水的影响,强矿化作用使得全N、速效N在质地粗轻的山坡含量较高,而氨挥发则造成全N、速效N在质地细重的谷地含量较低,偏弱碱性的污水加剧了P的固定,使研究区内全P、速效P含量整体偏低,但同时偏弱碱性的污水促进了K的释放,使速效K含量明显提高。污灌能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使养分之间具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研究评述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研究倍受地学界的关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一些主要问题的认识和结论上,分歧和争论极大。在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第四纪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和讨论,指出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分歧和相互矛盾的原因。在沙漠形成的时代上,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沙漠部分地区的地层断代和沙丘浅部的测年,尚没有系统的工作,为此这里特别对影响沙漠时代研究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关于高大沙山和其间湖泊的形成机制,前者有多因素理论和地下水理论,后者有沙山间负地形理论说和断裂构造理论。尽管这些理论的依据和手段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地球化学元素来示踪水源,但得出的结论迥异。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认为彼此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的证实。湖泊水源争论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沙漠地貌、下部地质、沙山钙结层和植物根套的综合研究所致,沙漠下部地质的进一步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沙漠气候及其演化的研究上,西风环流和东亚季风对沙漠的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程度还不清楚。最后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对城市污染源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环境磁学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区大气自然降尘的磁学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主要含有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并伴有少量赤铁矿,磁性矿物颗粒较粗,为准单畴颗粒;兰州市自然粉尘背景值较高,但市区污染物仍以人为源为主,尤其在冬季采暖期间最为显著,且在春、夏季节,兰州市的污染仍以人为源为主,与通常认为兰州市污染冬季以燃煤为主,春、夏季以粉尘为主的模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遥感图象的民勤绿洲20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对1973年MSS、1987和1994年TM数字图象进行目视判读,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勾绘了三个典型年代民勤石羊河下游的绿洲分布图,利用GIS软件进行了面积量算,并对三个年代的绿洲分布图进行迭加覆盖处理,获得绿洲分布变化图和面积变化数据。结果表明,20年来绿洲面积经历了选缩小后回升的变化过程;绿洲的空间分布有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的趋势;绿洲内部结构由受自然-人工渠(河)道控制向受人工渠道-井位控制转变;绿洲质量在下游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污水灌溉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干旱区有代表性的污水灌溉地区—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结合GIS,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污水灌溉区域土壤中的pH、有机质、CEC、总盐、全N、全P、全K7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并采用普通克立格法绘制了各种土壤肥力要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图。结果表明:有机质、总盐、全N、全K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CEC、全P的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pH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pH、有机质、总盐、全N、全K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都在25%以下,说明空间自相关作用强,其含量分布受结构性因素控制;CEC、全P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在25%~75%之间,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分布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肥力的相关距变化范围为246.0~2100.0m。  相似文献   
7.
阿尼玛卿山中部高山林线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尼玛卿山地中部高山林线祁连圆柏树木年轮宽度年表的研究,发现高山林线附近的树轮年表中含有较高的气候信息;树木生长与当年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在对有气象资料记录的1959—2001年间的树木年轮宽度指数与7月平均气温的分析中,发现其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1976—2001年间,7月平均气温和树木年轮宽度指数在变化趋势和相关性上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且从分析中发现7月平均温度是高山林线分布的制约因子,而7月的低温和多雨则是高山林线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高山林线树木生长的193年期间以百年周期和两年准振荡周期最为显著;西北干旱区中普遍存在的20世纪20—30年代“高温干旱期”在这里也很显著,同时该研究也发现1861—1878年是近200年来的7月气温最低和最长的时段.  相似文献   
8.
干旱荒漠区污水灌溉山地园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污水灌溉区为例,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干旱荒漠区山地园林污灌区土壤中的6种土壤养分指标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6种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在8.34%~39.68%之间,全N、全P、速效P服从正态分布,全K、速效N、速效K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所有养分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都在25%以下,说明结构性因素控制这些养分的含量分布,导致样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作用强.土壤养分的相关距变化范围为19.1~116.7 m.因为灌溉污水的影响,强矿化作用使得全N、速效N在质地粗轻的山坡含量较高,而氨挥发则造成全N、速效N在质地细重的谷地含量较低,偏弱碱性的污水加剧了 P的固定,使研究区内全P、速效P含最整体偏低,但同时偏弱碱性的污水促进了K的释放,使速效K含量明显提高.污灌能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使养分之间具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街道尘埃的元素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了兰州市街道尘埃样品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比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街道尘埃中元素A l,Na,Ba,Si,Ca,Sn,Th,W,La,U,Zr,Zn,Mn,Ce,Hf,Pb,Mo,Cs,C l的富集因子介于1-10之间,人为污染占相当的比例;As,S,B i的富集因子大于10,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种污染因素;标识性元素的空间特征分析表明,兰州市燃煤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为西固区和兰州市第二热电厂附近;沙井驿附近和城关区汽车尾气污染严重;B i和Cs可能来源于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