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5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饲料混毒法测定鳢肠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鳢肠比例的加大和棉铃虫幼虫取食时间的延长,鳢肠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取食鳢肠比例高的饲料后,棉铃虫蛹质量显著降低,但羽化率和单雌日均产卵量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给棉铃虫幼虫饲喂鳢肠明显延长了幼虫和成虫历期,但对蛹历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有效防治甜菜夜蛾的Bt毒素种类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夜蛾对不同种类Bt毒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归纳总结了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的Bt毒素种类、作用效果,并简述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提高Bt毒素对甜菜夜蛾控制力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材料和常规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浸泡已催芽的棉种,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记录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常规棉花的出苗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抗草甘膦棉花.因此,可以利用浸种法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棉花化学打顶剂,筛选适于棉花的化学打顶剂配方,选择杀菌剂戊唑醇、除草剂二甲戊灵和抑芽剂氟节胺3种药剂,于2020年在河南安阳进行棉花化学打顶试验,研究其化学打顶效果.结果表明: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SC)258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E...  相似文献   
5.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棉田烟粉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棉田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 WDG、12.5%阿维菌素·啶虫脒ME和1.8%阿维菌素EC综合防效较好,不仅速效性快,而且持效期较长,优于常用杀虫剂20%啶虫脒SP和10%吡虫啉EC。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转基因棉花的环境安全性,以转双价基因(Chi +Glu)抗病棉为观察品种,受体材料及转基因(Bt+CpTI)抗虫棉中棉所79为对照品种,在河南安阳研究了转基因抗病棉花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荒地中,无论是撒播还是深播,棉花长势均较弱,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生育期延迟.4月底播种的棉花长势较弱,至9月底未见棉铃;5月底播种的棉花有个别植株能够结铃,但铃数少且小,无吐絮铃.研究表明,转基因抗病棉在荒地中无竞争优势,不能繁殖传代,无杂草化风险.  相似文献   
7.
反枝苋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盐酸(HC l)、赤霉素(GA3)和乙烯利(ETH)处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盐酸、赤霉素和乙烯利浸泡处理均可以明显提高反枝苋种子的发芽率,且随着试剂浓度的提高,发芽率表现出单峰变化曲线,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其中,赤霉素对解除反枝苋种子休眠最有效,且以200 mg/L浸泡处理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90.8%,比对照提高了52.5百分点。其次为4%NaOH和6%HC l处理1 h,与800 mg/L ETH处理24 h的效果相当,发芽率在70%~75%之间。黑暗条件不利于反枝苋种子的萌发,发芽率略低于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8.
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不同密度、不同共生期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顶菊密度达0.5株·m-1行长以上时,棉花现蕾期明显推迟,茎秆变细、果枝数、蕾铃数等产量因子显著降低,但株高、4 m行长棉株数和纤维品质未受明显影响;黄顶菊与棉花共生期达4周以上,棉花主茎直径明显下降,共生期达8周以上棉花产量显著降低。由此得出,黄顶菊对棉花具有较强的入侵性和竞争性,应在密度低于0.5株·m-1行长、共生期达8周前进行防除,初步确定其棉田防除经济阈值为0.25株·m-1行长。  相似文献   
9.
 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287.5 g·L-1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按照每100 kg种子用有效成分172.5~345 g 3个剂量处理后,不仅对棉蚜田间防效较好,而且对棉花种子室内发芽和田间出苗均无不利影响,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棉苗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10.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棉盲蝽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棉盲蝽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DG)按照75 g·hm-2(有效成分)、20%呋虫胺可溶粒剂(SG)按照60 g·hm-2和40%稻丰散·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EC)按照450 g·hm-2使用后,综合防效较好,不仅速效性快,而且持效期较长,优于常用杀虫剂97%乙酰甲胺磷WDG、45%马拉硫磷E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由于50%氟啶虫胺腈WDG、20%呋虫胺SG和40%稻丰散·高效氯氟氰菊酯EC均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对环境影响小,可作为综合防治棉盲蝽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