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10日,在“蔬菜之乡”寿光市钓鱼台村,参观的人群看到全村一式的别墅式小楼房,不禁啧啧称奇:种地也能盖得起小洋楼?村里人指着旁边一位叫孙祥仁的青年说:“他一年就能挣座小洋楼。”孙祥仁今年种了两个蔬菜大棚,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 孙祥仁是钓鱼台村的科技带头户,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进行蔬菜新技术、新品种的实验。前年,他投入近7万元,建起两个新式大棚,并安装了美国滴灌设备和电动卷帘机等先进设施。他大棚菜种了八年,几乎一年一个新品种。为了掌握新技术,他除了虚心向技术人员求教外,还每年花费100多元购买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参与吡虫啉或氟啶虫胺腈代谢调节的细胞色素P450(P450) 基因,采用浸渍法,用吡虫啉或氟啶虫胺腈处理麦二叉蚜24 h后,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P450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验证。结果表明:用吡虫啉处理麦二叉蚜后,有19个P450基因上调表达,15个P450基因下调表达;用氟啶虫胺腈处理麦二叉蚜后,有18个P450基因上调表达,15个P450基因下调表达。运用qPCR验证了吡虫啉对12个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其结果与DGE测序文库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麦二叉蚜P450对蚍虫啉和氟啶虫胺腈的解毒代谢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花生产中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防治棉蚜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长期、大量的使用,棉蚜已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严重影响了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抗性机制研究表明,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涉及解毒代谢能力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葡糖基转移酶等解毒酶基因过量表达介导的解毒代谢增强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引起的靶标敏感性下降是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关键。针对我国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问题突出的现状,为更好地利用该类药剂防治棉蚜,亟需根据棉蚜抗性机制制定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本文将从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抗性机制以及抗性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性棉蚜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荧光增白剂对Cry1Ac抗感棉铃虫围食膜的影响及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Bt的杀虫活性,运用扫描电镜、SDS-PAGE电泳和生物测定技术,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对棉铃虫Cry1Ac抗性和敏感品系围食膜的影响及对Cry1Ac杀虫蛋白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正常棉铃虫围食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空洞和缝隙。用含1%FB28的人工饲料饲喂刚蜕皮的5龄棉铃虫幼虫2 h后,抗感棉铃虫围食膜表面均出现许多空洞,且敏感棉铃虫的空洞明显大于抗性棉铃虫;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围食膜上的空洞逐渐变小,13 h后恢复正常。用1%FB28离体或活体处理抗、感品系棉铃虫,均可造成围食膜蛋白被降解。用1%FB28与Cry1Ac杀虫蛋白混合饲喂抗、感棉铃虫初孵幼虫,可明显提高棉铃虫的死亡率,且对抗性品系的增效作用明显大于敏感品系,对敏感和抗性品系棉铃虫的增效比分别为2.23和9.34;1%FB28还可以明显增加对抗、感品系3龄棉铃虫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蔬菜蚜虫抗药性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蚜虫是为害蔬菜作物的一类重要害虫,如不防治会给蔬菜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使用农药防治蔬菜蚜虫,但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蔬菜蚜虫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新烟碱等多种类型的杀虫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对常见的蔬菜蚜虫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以及治理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前,正当西葫芦,甘蓝都是论“堆”卖的时候,人们在山东省寿光市绿色食品蔬菜示范基地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颜色金黄、状如香蕉的西葫芦和形如一串大葡萄的抱子甘蓝,每千克分别卖到6元和10元。基地的张主任介绍,寿光蔬菜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是能不断推陈出新,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而技术创新,贯穿着寿光蔬菜发展的全过程。目前,寿光蔬菜面积已发展到4万公顷,年产优质蔬菜30亿千克,收入28亿元。 变季节——人无我有。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党员、干部对传统的土温室进行了五项改造,在全国率先实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开了深冬大规模蔬菜生产的先  相似文献   
7.
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脱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温、湿度对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脱穗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以小麦黄熟期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尚未脱穗的被害麦穗为材料,测定不同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脱穗的影响,其中湿度通过PE自封袋加水调节。温度为12~16℃时老熟幼虫脱穗率明显高于其它温度处理,14℃达到峰值24.78%。每袋加水2 mL时脱穗率达39.6%,明显高于其它湿度处理。处理12~36h脱穗率明显增加,处理48h时脱穗率与36h差异不显著。表明在14℃、每袋加水2mL、处理时间为36 h时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最易脱穗活动。  相似文献   
8.
9.
为有效防控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采用Illumina Solexa二代测序技术对Bt杀虫蛋白Cry1Ca处理后二化螟中肠内的小RNA序列进行测序,并对其差异表达谱进行注释与分析,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ry1Ca对二化螟的亚致死量LC30为0.061 μg/g。Cry1Ca处理和对照处理后转录组中小RNA分布峰值均为22 nt,被注释的已知小RNA比例很低,分别为7.2%和7.9%。Cry1Ca处理后,二化螟中肠内miRNA、snoRNA、snRNA、rRNA、piRNA数量均少于对照。与对照相比,Cry1Ca处理后二化螟中肠内共有358个小RNA表达上调,747个小RNA表达下调,其中有25个已知miRNA的表达量较高,其中3个已知miRNA表达量显著上调,22个已知miRNA表达量显著下调;在新预测的novel miRNA中,有23个上调表达,43个下调表达。KEGG分析结果显示,Cry1Ca诱导的miRNA影响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这个通路包含17个靶基因,其中11个靶基因可被多个miRNA调控,每个靶基因可被59~665个miRNA靶向调控,参与靶向调控mi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倍数介于0.01倍~23 289倍之间,表明miRNA在调控二化螟防御Bt杀虫蛋白Cry1Ca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10.
时至21世纪,蔬菜增收的路已不再平坦.自20世纪80年代末大棚蔬菜在寿光诞生以来,一场“白色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到目前,全国蔬菜总面积已达2000多万公顷。人均已达超饱和状态。种蔬菜已不是人人都可取得高收益的捷径,蔬菜高产的路子怎么走,请看寿光的经验。或许对各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