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兴隆中密度纤维板有限公司年产5万m3连续辊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最终出水指标达到了GB 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净化后的水不仅能在厂内循环利用,而且产生的活性污泥还可以作为企业副产品销售,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由微生物产生的聚酯。由于其单体组成及排列方式的多样性,PHA不仅具有生产生活中常见塑料材料的优良物理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加工性等优良的生物性能,在众多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潜能。但与传统石化塑料相比,PHA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其生产和应用受到限制。如何降低PHA的生产成本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多样性、低成本生产及其应用,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杨不定芽为材料,研究甘露醇、蔗糖和温度对其短中期离体保存的影响.不定芽在添加一定浓度甘露醇和蔗糖的1/2MS培养基上4℃保存225d发现,添加20g/L甘露醇或0g/L蔗糖的处理叶片变黄和茎变红数最少,而0g/L甘露醇和20g/L蔗糖的处理的芽恢复分化能力最强,达5.9个/芽,说明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更有益于新疆杨不定芽的保存.不添加任何激素的不定芽分别在4℃和25℃保存225d,存活率分别为100%和59%,将其连续转接3代,40℃保存苗可完全恢复分化率.增生率达6.1个/芽,而25℃保存苗第3代仍未恢复到原分化水平,表明4℃比25℃更有利于新疆杨芽的离体保存.  相似文献   
4.
生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状态下作为胞内碳源和能源被储存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用一系列的可再生原料和生物方法来生产,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以代替某些传统的石化塑料,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工业上生产PHAs主要利用野生型和重组型微生物的发酵来进行,而混合培养和转基因植物生产PHAs也因其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中主要对近年来生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曲柳扦插繁殖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林下和温室内的插床中,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u)扦插繁殖的环境、母树年龄、采条部位、顶芽有无、切口形状、生根促进物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室内的平均生根率为83.0%,林下生根率几乎为零。在保证插穗周围有近乎饱和的空气湿度的环境下,采自水曲柳1~2年生实生苗的插穗,枝条中下部的无硕芽、斜切口插穗的生根率达92.2%。NAA1000mg/L浸泡插穗基部5min的生根率为71.7%;IBA 50mg/L浸泡插穗基部12h的生根率为84.5%,ABT2生根粉的生根率为92.2%。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秸秆资源巨大,秸秆还田比例不高,总结了秸秆不同方式还田对耕地有机碳、有机氮、钾、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益影响.综述了适用于东北寒地低温条件下腐解还田的低温菌剂,以及还田后耕地腐殖质增加的效果,展望了未来秸秆还田的方式以及秸秆还田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微生物野外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微生物综合大实习的内容设置以及实习安排及其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毕业实习等方面分析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东北林业大学的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就业实训平台类型的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新实验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促进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常温秸秆还田菌群的筛选及分解稻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一组人工构建的常温(28℃)菌群的分解能力及分解性质进行研究,以获得常温下能够分解秸秆的微生物群及人工加速秸秆还田的分解技术。【方法】以多年堆积的稻草腐烂物为菌源,用改良的Mandels培养基经长期富集培养和定向驯化获得一组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群。以标准的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分解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行评定,利用气质联机测定分解后的挥发性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监测分解过程中菌种动态变化。【结果】5d后稻秆总减重量达到39.6%,在培养基占总体积1/5、pH=6、培养第5天时纤维素内切酶(CMC)活性表现最高,达到14IU·ml-1;培养过程中发酵液中有10余种挥发性产物,且不同时期产物的种类和浓度变化很大,从DGGE图谱发现在培养不同时期菌种组成有很大差异,通过各条带近缘种16s rDNA扩增信息构建系统树可见,各条带近缘种分别归属Clostridium、Brevibacillus、Bartonella、Bacteroidetes4个属。【结论】常温纤维素分解菌群能够加速稻秆分解。  相似文献   
10.
对蒙古栎8个不同的种源进行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蒙古栎不同种源间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生长性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蒙古栎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参试的集安种源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均较高,可初步认为是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