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且其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遭受酸雨影响,这里的森林受害明显,经济和环境损失巨大。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和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Champ.)都属于重庆的重要乡土树种,马尾松在造林中被广泛使用,木荷是优良的生物防火树种,并因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农机档案工作对于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试就辽宁农机档案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对新世纪如何做好农机档案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小球藻的高密度培养及开发高附加值代谢产物提供基础参数。[方法]从细胞生长、营养物质吸收、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研究小球藻自养、异养和混养特性。[结果]在异养和混养条件下小球藻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大生物量分别是自养时的3.2、4.0倍,对葡萄糖的吸收与生长状态相对应;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细胞组分存在差别,在异养和混养条件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但总脂含量增加;与自养相比,异养和混养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激发能在2个光合系统间的分配比PSII/PSI降低。[结论]混合培养在高密度高油脂含率小球藻培养方面具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研究硝酸银起始浓度、pH值、光照和微波辐照等条件对合成反应速率及合成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结果]硝酸银的最佳起始浓度为2 mmol/L;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合成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变小;光照和微波辐照均能有效促进纳米银的合成。[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纳米银的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60 Co-γ射线辐照对蛹虫草中4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剂量分别为5.0、10.0、15.0、20.0 kGy的60 Co-γ射线辐照蛹虫草子实体干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和虫草酸含量,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及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0~20 kGy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对蛹虫草子实体干品中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及腺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采用辐照的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干品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60Coγ射线辐照选育阿维链霉菌,筛选B1a产量提高的突变菌株。[方法]用60Coγ射线作为诱变源,在辐照剂量200~1 600 Gy、剂量率10 Gy/min的条件下对一株未经任何诱变的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菌株Av2进行了诱变改良;对该菌株的致死率、突变率、菌落形态变化与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初筛采用抑菌圈法,复筛采用摇瓶培养发酵,阿维菌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在800 Gy辐射剂量下得到了Av2-m212、Av2-m245和Av2-m286 3株高效突变菌,其Bla产量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6%、41%和46%,均属于皱缩型菌株。高于30%的正突变菌均在800 Gy辐射剂量下产生,该剂量点是致死率和正突变率趋于平稳的交叉点。辐照后皱缩型和火山型突变菌有正突变菌,其他形态菌株均为负突变。[结论]60Coγ射线在阿维菌素产生菌的诱变筛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桂君 《湖南农机》2013,40(1):134-13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气象.文章以河南省为例评论了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并且对气象服务工作在农作物生长条件中产生的影响和服务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气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surfactin产量不同的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控制作用,本研究采用N+注入诱变共获得1250株芽孢杆菌B006的突变株,通过对黄单孢杆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并获得3株产surfactin突变株B841、B73和B1020。对各突变株NB发酵液的HPLC—ESI—MS分析表明:突变株B841和B73的surfactin含量比野生菌株B006分别升高了15.9%和14.8%,而突变株B1020的surfactin含量比野生菌株降低了85.2%;各突变株fengycin产量未发生改变。对surfactin各组分的质谱图解析,发现突变株B841和B1020的surfactin组分发生变化,突变株B841的surfactin组分中无m/z为995的同系物,而突变株B1020的MS图谱中只发现了m/z为1037和1051的surfactin同系物;对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突变株B73和B1020的菌落形态发生改变,生长周期缩短;3个突变株比野生菌株产芽孢能力下降,突变株B1020在含有玉米粉和豆饼粉的培养基上不产生芽孢。对各菌株添加到育苗基质中(浓度为10^6cfu·g-1)后,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测定表明:2周时,突变株B1020防效接近于野生菌株B006,达70%以上;但3周时,防效下降到36.2%;突变株B841防效始终低于野生菌株B006,只有29.1%。本研究发现芽孢杆菌B006及其突变株在NA培养液中的surfactin产量的高低与其在育苗基质中的防病效果无直接的相关性,对其在自然土中的防病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枯草芽孢杆菌NCD-2致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100~2000Gy不同剂量γ射线辐射诱变,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筛选菌株。[结果]得到辐射剂量与致死率和突变率之间的关系曲线;致死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大而升高,升高速度先快后慢,在1000Gy辐照剂量下致死率达到99.50%;突变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400~700Gy时产生的突变率高,均高于15%。辐射诱变的最佳条件为500Gy,平均致死率为77.71%,突变率为26.51%。[结论]为枯草芽孢杆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孟佑婷  刘桂君  杨素玲  包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9992-9993,10014
离子注入生物体诱变是人工诱变的新方法,利用其可以获得较高的突变率,扩大突变谱,从而为筛选优良的突变菌株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该研究综述了离子注入诱变微生物的机理、生物学效应和近年来该技术应用于农业微生物诱变改良的实例,同时分析了今后离子注入在农业微生物诱变育种工作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