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世煌 《种子科技》2014,(10):13-14
商业育种的“5句话”(立足现有种质基础,以我为核心,向两边推开,循环育种,高密度育种)强调“以我为核心”,现在怎么又说要以一般配合力(GCA)为核心呢?这不是矛盾吗?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从育种策略来说,“以我为核心”是原则,是理论基础;选自交系施行循环育种,要以一般配合力(GCA)为核心,这是标准。  相似文献   
2.
商业育种持续提高了玉米产量,但弱化了非逆境条件下的杂种优势效应。若用一些国外自交系改良中国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会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现象。即使在同一个杂种优势群内选育二环系,育成的新自交系通常植株较高大,而单株产量并不高,这个矛盾现象给密植增产带来很大的困难。于是,如何防止因杂种优势过强而降低育种效率的问题,就摆在中国育种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开启和推动我国育种和种子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对种业科研人员是最大激励,对种业企业无疑也是最大的利好。《意见》的关键是要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优势,力求实现三个目标:品种、产业和管理。具体说来就是培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发展有竞争能力的大企业。促成管理体制创新和改善种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产永恒论把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制度推向绝境,与永恒论相关,把审定制度推向绝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卖空壳".这一招危害性更大. 我们费好大劲讲解玉米育种的科学道理,扭转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而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轻轻一吹,就把科学道理吹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5.
玉米抗倒伏育种最关键的是建立两个条件。第一是创造高密度选择压力。选育自交系早代的群体密度应略高于品种区域试验规定密度的2倍。目前,黄淮海地区的选系密度应在1万~1.2万株。东北在9000株上下,西北则应在1.2万株。公司内部的品种观察(有的地方称为组合筛选)试验应比国家或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密度增加1千株(在美国是增加25%)。  相似文献   
6.
种业改革是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现代种业的基本概念和管理特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需要协调科研、企业、农民和管理四个方面的关系,重点是协调科研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要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协调好共性技术研究与企业差别化研发的关系,就必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即使是注册资本过亿的"大"企业,当务之急也是尽快积累资本或从资本市场吸引投资,这是当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迫需求。实际情况,中国企业积累资本的速度非常缓慢,没有足够的积累,就很难真正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当前应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资本积累缓慢的瓶颈因素,避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瞎指挥,防止陷中国种业于死地。无论与国外种业相比,还是与本国其他产业相比较,中国种业发展速度不快,涉及两个制约原因。第一是普遍发生侵犯知识产权,业内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育种虽然表现出进步趋势,但是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更需要作出制度安排. 以玉米育种为例.相比前几年,科研单位和个体育种者选育的新品种以及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都有很大进步.区域试验比预备试验的水平更高,表明我国玉米育种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尚未进入区试的新品种,明显比预试品种好得多,体现出我国种业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以掖478×丹340的50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397个F2∶3家系在5个生态环境下进行穗长的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6个穗长QTL,单个QTL所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15%~6.24%,累计贡献率为47.8%。在16个QTL中有10个与环境发生互作,占62.5%,贡献率在0.48%~3.78%之间。上位性互作检测到4对QTL,未检测到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表明穗长受微效多基因的控制,易与环境发生互作,上位性互作在其遗传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世煌  石德权 《作物学报》1995,21(3):271-280
用混合选择法改良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在我国北方长日照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选择,中群13和中群体14在北京三年试验的平均抽丝日期分别从85.1和86.9天缩短为67.5和68.8天,平均每轮提早4.1和4.5天,散粉日期的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每轮提早2.2和2.3天,由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响应有差异,使散粉至抽丝的间隔天数分别从11.2和12.2天缩短为2.4和2.5天,平均每轮缩短2.0和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