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猪除外) 。该病主要引起种猪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和仔猪神经系统疾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仔猪病死率100%。在世界上,已有 4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发达国家已将本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2016—2018年根据贵州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的采样方案,采集全省9个市(州)和3个直管县3 346个场次227 53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并就不同年份、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年共检出布鲁氏菌阳性样品5 679份,个体总阳性率为2.50%(5 679/227 539),群体总阳性率为9.06%(303/3 346);2016—2018年个体阳性率从3.19%下降至1.81%,群体阳性率从11.22%下降至4.46%,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贵州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羊群布鲁氏菌病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不同类别场点来看,散养户群体阳性率(12.81%)>种畜场(7.53%)>商品代饲养场户(6.76%),说明散养户是布病传播的重要风险点,应加强重点控制;商品代饲养场户个体阳性率偏高,种畜场阳性率无明显下降,说明此类场点的布病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布病净化。本研究为贵州省羊群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给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PR)免疫程序制定提供参考,在贵州省某规模猪场选取3组不同母源抗体背景仔猪群,按照不同的免疫程序进行PR疫苗免疫,然后设置不同的检测时间点,采集猪血清采用ELISA方法进行gE和gB抗体跟踪检测,初步探索仔猪群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在母源gE和gB抗体均为阴性背景下,1日龄初生仔猪活疫苗滴鼻免疫对免疫抗体水平没有影响,15日龄基因缺失疫苗注射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逐渐升高,45日龄基因缺失疫苗加强免疫1个月后,免疫抗体水平达到顶峰,此后逐渐下降,到120日龄时,仍有50%的有效保护率;在gE母源抗体阴性背景下,产前40 d免疫母猪,55日龄进行基因缺失疫苗注射免疫后,仔猪免疫抗体水平持续升高,90日龄时再用基因缺失疫苗加强注射免疫1次,至120日龄免疫抗体水平达到顶峰,150日龄后开始下降,到185日龄时,仍有50%的有效保护率;在母源gE抗体阳性背景下,疫苗免疫不能使仔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抗体。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背景对于仔猪免疫程序的制定具有较大影响,合理的免疫程序要结合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合理制定,并要及时淘汰gE阳性种猪。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某地区保育猪群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现场调查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9—11月,浙江省某地区保育猪群病死数量明显上升,12月底调查人员对这一地区内的5家猪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经现场调查、座谈、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发现:该地区保育阶段猪群病死数量异常升高的主要病因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2型,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造成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2型的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是主要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野毒感染,使保育猪死淘率增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对林可霉素和替米考星等耐药。结果表明,各猪场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上述疫病的免疫,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管理以及饲养管理工作,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保育猪死淘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长顺绿壳蛋鸡疫病净化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疫病净化,种鸡场禽流感、新城疫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从净化前的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禽白血A/B、J亚型抗体和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从88.01%、86.38%、20.56%降低到8.88%、9.17%、2.02%,鸡白痢感染率从62.05%下降到9.37%;育雏成活率从85.3%提高到95%,育成成活率从80.4%提高到91.5%,高峰期产蛋率从45%提高到73%,鸡蛋绿壳率从68.3%提高到92%;养殖规模存栏从2017年的1000万羽提高到2019年的3000万羽;2019年成为贵州省首批“贵州省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蛋白水平对长顺绿壳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长顺绿壳蛋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只,分为CP14%、CP15%、CP16%3个试验组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生产性能:试验全程CP16%组产蛋率均高于其他2组,在26 w达到最大值65.46%;试验后期,3组产蛋率均缓慢下降并趋于同一水平,但CP16%组下降速度较慢,说明粗蛋白水平对产蛋率呈正相关。(2)鸡蛋品质:各组蛋形指数均在标准值范围内,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平均厚度均在0.33 mm以上,蛋壳质量良好,且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厚。(3)鸡蛋营养含量:各组鸡蛋中灰分、蛋白质及赖、蛋、精、色、苏5种氨基酸含量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赖、蛋、精、色、苏5种氨基酸相差不大;胆固醇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未表现出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评价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判定快速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等优点,但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初步探讨影响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场外传入和场内传播途径,在外部环境、选址布局、设施设备、防疫管理、人员管理、投入品管理、运输管理7个方面设置43个二级风险因子,对每个二级风险因子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黔南州2个规模生猪养殖场。结果显示:A养殖场的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B养殖场为高风险;A养殖场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为低不确定性,B养殖场为高不确定性。建议A养殖场加强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周边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情况,重视年度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重点审核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及实际执行情况;B养殖场要重视非洲猪瘟病原学自检,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积极协调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强对养殖场周边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本模型的建立对于指导和培育生猪养殖企业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及已建成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实现生物安全自我完善、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省羊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的免疫及病原感染情况,2017—2020年,在全省累计采集2 148个场点的85 145份血清学样品,487个场点的24 777份病原学样品,分别进行PPR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0年贵州省PPR平均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5.28%,群体合格率为90.18%,个体和群体免疫合格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场点、不同区域的个体免疫合格率略有差别,但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70%以上的标准;仅2017年在安顺市一商品代养殖场检出病原阳性样品,其他年份和区域均未检出。结果表明,贵州省PPR免疫及防疫效果较好,疫病发生风险较低,为退出PPR强制免疫,实现消灭计划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应继续加强PPR强制免疫、监测,加大羊群调运监管力度,全面提升PPR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阳市2018~2020年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作者采用牛分枝结核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来自全市7个奶牛场的28781头奶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为0.066%(19/28781),奶牛场的群体阳性率为19.05%(4/21);2018年的阳性率最低,为0.01%(1/10983),2020年的阳性率最高,为0.20%(16/7981);奶牛场A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为0.2%(6/2974).此结果表明,贵阳市奶牛存在牛结核病感染,且近3年来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感染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宜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