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3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叶树原产我国黄河流域 ,以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分布最多。七叶树为中等喜光树种 ,喜温暖湿润气候 ,较耐寒 ;在深厚、湿润、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良好。生长慢 ,寿命长。七叶树为掌状复叶 ,叶大奇特而形美 ,初夏白花开放 ,开花时硕大的花序竖于叶簇中 ,似一个华丽的大烛台 ,为世界著名观赏树木之一。根据近几年对“甘肃东南部行道树、甘肃野生花卉示范推广”等课题研究 ,结合七叶树育苗和栽培等方面研究 ,总结了一套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本技术适应于甘肃陇南、天水及陇东适应区 ,其余有栽培条件地区可参照执行。1 种子…  相似文献   
2.
在豫东沙质平原区进行了七叶树随采随播、沙藏1个月后播种和沙藏到第2年播种3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采随播是七叶树较为适宜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七叶树在平原地区栽培中催芽、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16-121
[目的]探讨七叶树苗木生长所需的最佳施肥种类及最佳施肥量。[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七叶树苗期进行复合肥、氮肥2个肥料种类,5个施肥水平[0、2、4、6、8 g/(株·次)]处理,研究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增量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 cm和2.49 mm,是CK的4.00和3.56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苗高、地径增量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高径比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最好;地上、地下鲜重和地上、地下干重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3、23.07、7.09和8.43 g,分别是CK的2.44倍、1.58倍、1.88倍和1.67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七叶树苗木生物量积累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97 m、1.27 dm~2、8.87 cm~3和2.64 mm,分别是CK的1.99倍、1.93倍、1.74倍和2.24倍,施肥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不同氮肥水平处理好于复合肥处理;比根长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23 m/g,是CK的1.40倍,且不同氮肥水平处理优于复合肥。[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七叶树苗木生长有显著提高,但施肥过量,则生长反而降低或提高不显著。复合肥对七叶树幼苗各指标的影响整体优于氮肥,基本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最佳,而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5.
七叶树树体雄伟,冠大荫浓,开花繁茂,蔚为壮观,是非常优良的观花乔木。本研究通过阐述七叶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结合国内外应用情况,分析其作为行道树的优缺点,并对七叶树作为杭州行道树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了可供林荫道行道树应用以及选育优良抗性品种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七叶树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又名婆罗树。树干通直,树冠圆满,姿态雄伟,叶大形美,是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适宜于庭院绿化和行道树栽植。七叶树喜深厚、湿润和疏松的土壤,常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及平原地带,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江苏等省分布较多。一、大苗培育1、种子处理七叶树种子蒴果近球形,表面密生褐色疣点,成熟时果皮三瓣开裂,种子暗栗色,种脐淡褐色,约占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5种不同的七叶树幼林速生丰产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集约管理模式是最佳的模式,它使幼林树高、胸径和林积都有显著地提高。因此,应大力推广这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七叶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展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七叶树的生物生态价值及经济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七叶树的发展前景,为七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总则(1)七叶树原产我国黄河流域 ,以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分布最多 ;甘肃康县、武都、徽县、文县、成县、天水等地有分布。(2 )七叶树为中等喜光树种 ,喜温暖湿润气候 ,较耐寒 ;在深厚、湿润、酸性和中性土壤生长良好。生长慢 ,寿命长 ,甘肃陇东有一株 30 0多年生大树。(3)七叶树为掌状复叶 ,小叶 5~ 9,多为 7而得名。叶大奇特而形美 ,幼叶鲜红 ,秋季深红 ;初夏白花开放 ,开花时硕大的花序竖于叶簇中 ,似一个华丽的大烛台 ,为世界著名观赏树木之一。(4 )近几年对“甘肃东南部行道树、甘肃野生花卉示范推广”等课题研…  相似文献   
10.
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真菌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真菌葡萄座腔菌属无论是在病理学研究还是系统学研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收录了约20个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葡萄座腔菌属的系统学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国际上两个重要研究结果: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型是Fusicoccum aesculi,而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B.dothidea和B.ribis是截然不同的分类学种。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距,讨论了今后我国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